普乔生:弘扬传统文化“舞”出精彩生活
彝族谚语说:“不会跳舞的只有老牛,不会唱歌的只有木头。”在彝族群众看来,唱歌、跳舞与劳动、吃饭一样重要。
普洱日报讯(李超)每当华灯初上,思茅区南屏镇曼连村高家寨村民小组的健身广场上总会响起清脆悦耳的彝人三弦琴声。这时,不论认识与否,大家都会自发的围成一圈,随着弦音,踏着节拍,欢快起舞。
彝族的舞蹈是极富特色和感染力的。
今年79岁的彝族老人普乔生和往常一样,只要没事,便会带上心爱的三弦,每天带着大家跳几遍古老的彝族“龙纵舞”。他说,作为一名云南省民族民间音乐艺人,自己有责任、有义务把彝族乐器和舞蹈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喜欢上彝族的“龙纵舞”。
由于热爱,普乔生幼年时就跟随彝族老人学习彝族乐器和舞蹈,既懂汉文,又通彝族语言的他,多年以来十分重视传承人的培养。只要有人想学,他都会言传身教,毫无保留地传授毕生所学。2002年5月26日,普乔生被云南省文化厅命名为云南省民族民间音乐艺人。
在高家寨健身广场,普乔生的三弦和“龙纵舞”,不仅平日里爱唱爱跳的广场舞大爹、大妈喜欢,而且年轻人也喜欢。广场上,舞步娴熟者,时而拍手转圈,时而跺脚跳跃,乐在其中。一旁的初学者和好奇者则在边上一边观察一边比划,其乐融融。
普乔生介绍,“龙纵舞”动作刚劲有力,动感十足。有跳跃、旋转、矮步顿足、跳步搓脚、摆手、错步、折腿等动作,具有粗犷、豪放的风格,在思茅区当地彝族群众的生活和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每逢周六、周日的傍晚和每年的春节、火把节等喜庆节日和民俗活动,大家都会相互邀约,穿上彝族的传统服装来到高家寨健身广场,手舞足蹈、尽情欢乐。
彝族人爱跳舞是与生俱来的吗?
其实不然。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往往与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由于彝族群众多居住于高寒山区、半山区,跳舞既可以增加热烈欢腾的气氛,又有御寒作用。在经历漫长而深厚的文化积淀后,唱歌、跳舞成了彝族人享受当下,交流玩乐,追求未来幸福生活的一种表达方式。
因此,跳舞成了彝族人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彝族人的地方就有舞蹈和欢乐。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