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濞彝族民间故事》71-80
71、彝族火把节
火把节的由来虽有多种说法,但其本源当与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关系,它的目的是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这里举一传说讲之: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上有六个太阳和七个月亮,白天有烈日的暴晒,晚上有强光照耀,土地荒芜,妖魔横行,世间万物面临着灭顶之灾。就在这个时刻,彝族英雄支格阿龙射死了灼热的五个太阳和六个月亮,驯服了剩下的最后一个太阳和最后一个月亮,治服了肆虐的洪水,消灭了残害人间的各种妖魔。从此,天下风和日丽,水草丰茂,彝族人民开始过着安居乐业,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但是,统治天地万物的天神恩体古孜看到人间如此繁荣富足,心怀不满,于是年年派他的儿子大力神斯热阿比率天兵到人间征收苛捐杂税。天兵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好端端的人间又被天神恶魔搅得民不聊生,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后来支格阿龙的故乡出了个彝族英雄叫黑体拉巴,他力大无穷,智慧超人,英勇无畏,跨上骏马能日行千里,迈开脚步可飞崖走壁。他经常为各个部落排忧解难,除暴安良,深受民众的爱戴。一天,黑体拉巴上山打猎,站在高高的山颠上,陶醉在美不胜收的景色之中,他禁不住引吭高歌,抒发对大自然的爱,对美生活的渴求。高亢的歌喉引来了另一座山上牧羊的姑娘妮璋阿芝悠扬婉转的歌声。他们隔着高山河流对唱情歌直到天黑。从此,他们相亲相爱,山盟海誓。
早就对妮璋阿芝垂涎三尺的大力神斯热阿比听说了两人的恋情,心里交织着愤恨和嫉妒,总想找机会置黑体拉巴于死地。没过多久,忍耐不住嫉恨的斯热阿比便下凡挑战,想与黑体拉巴摔跤决斗。结果在摔跤决斗中,被彝族民间英雄黑体拉巴摔死,天神为此大怒,便放出铺天盖地的天虫(蝗虫)到人间毁灭成熟的庄稼。
聪明的妮璋阿芝翻山越岭,找到了天边的一位德高望重的大毕摩,毕摩翻看了天书,告诉妮璋阿芝:消灭蝗虫,要用火把。妮璋阿芝和黑体拉巴带领民众上山扎蒿杆火把,扎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烧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终于烧死了所有的天虫,保住了庄稼。
看到这情景,可恶的体古孜暴跳如雷。使用法力将劳累过度的黑体拉巴变成了一座高山。妮璋阿芝看着这一切,伤心欲绝,痛不欲生,在大毕摩的祈祷声中舍身化作满山遍野美丽的索玛花盛开在黑体拉巴变成的那座高山上。
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一般为六月二十三至二十五。第一天为迎火。这一天,村村寨寨都会打牛宰羊杀猪,以酒肉迎接火神,祭祖,妇女还要赶制荞馍、糌粑面,在外的人都要回家吃团圆饭,一起围着火塘喝自酿的酒,吃坨坨肉,共同分享欢乐和幸福。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打燧石点燃圣火,由毕摩诵经祭火。然后,家家户户,由家庭老人从火塘里接点用蒿杆扎成的火把,让儿孙们从老人手里接过火把,先照遍屋里的每个角落,再田边地角、漫山遍野地走过来,用火光来驱除病魔灾难。最后集聚在山坡上,游玩火把,唱歌跳舞,做各种游戏。
火把节第二天为颂火、赞火,是火把节的高潮。天刚亮,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带上煮熟的坨坨肉、荞馍,聚集在祭台圣火下,参加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一起,组织赛马、摔跤、唱歌、选美、爬杆、射击、斗牛、斗羊、斗鸡等活动。姑娘们身着美丽的衣裳,打歌跳舞。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黑体拉巴勤劳勇敢、英俊潇洒的形象选出美男子。选出像妮璋阿芝那样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美女。当傍晚来临的时候,上千上万的火把,形成一条条的火龙,从四面八方涌向同一的地方,最后形成无数的篝火,烧红天空。人们围着篝火尽情地跳啊唱啊,一直闹到深夜,场面盛大,喜气浓烈,因此享有"东方狂欢节"的美誉。当篝火要熄灭的时候,一对对有情男女青年悄然走进山坡,走进树丛,在黄色的油伞下,拨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故也有人将彝族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火把节的第三天是送火。这是整个彝族火把节的尾声。这天夜幕降临时,祭过火神吃毕晚饭,各家各户陆续点燃火把,手持火把,走到约定的地方,聚在一起,搭设祭火台,举行送火仪式,念经祈祷火神,祈求祖先和菩萨,赐给子孙安康和幸福,赐给人间丰收和欢乐。人们舞着火把念唱祝词,“烧死瘟疫,烧死饥饿,烧死病魔,烧出安乐丰收年”以祈求家宅平安、六畜兴旺。这时还要带着第一天宰杀的鸡翅鸡羽等一起焚烧,象征邪恶的精灵和病魔瘟神也随之焚毁了。然后找一块较大的石头,把点燃的火把、鸡毛等一起压在石头下面,喻示压住魔鬼,保全家人丁兴旺,五谷丰登,牛羊肥壮。最后,山上山下各村各寨游龙似的火把聚在一起,燃成一堆大篝火,以示众人团结一心,共同防御自然灾害。
彝族过火把节的时间各地都不一样,农历六月二十三至二十五都有人过。漾濞彝族大多都过农历六月二十五日,县城周边和县城也习惯于过二十五日。漾濞彝族自治县自治条例规定,遵重各地民族习惯,每年火把节放假三天。这充分体现了党的民族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贯彻落实。
(收集:杨登堂)
72、云龙桥
传说在很久以前,漾濞江中有一条恶龙,经常兴风作浪。高兴时,江中风平浪静;发怒时,便发洪水淹没两岸农田房屋。江上建起的桥一座座被冲掉,人们只好趟水过江,而恶龙又经常张开血盆大口吞食过往行人,人们苦不堪言。
在漾濞江西岸山顶有一个村庄叫秀岭村,住着一户人家,母子二人种田、砍柴,相依为命,儿子叫青哥,十八岁后长成了英俊、勇敢、勤劳的小伙子,十八般活计样样精通。有一天,青哥背着明脂、兽皮到漾濞街赶街。走到街上看到围着一堆人,拨开人群一看,原来是一个卖鱼的老者,正在高喊着叫卖鱼,引得众人围观。青哥仔细一看,渔篓中有一条银光闪闪的小白细鳞鱼。小白细鳞鱼一见青哥,向青哥眨眨眼流出了泪水,好像在乞求青哥救它一命。青哥看见小白细鳞鱼怪可怜,便动了怜悯之心,问老渔夫,买下这条鱼要多少钱?老渔夫道:“要三文钱。”青哥一模口袋,身无分文,便红着脸向老渔夫说道:“我想用这些明脂、兽皮换小白鱼。”老渔夫道:“难得你有这片善良之心,以后定有好报。这条鱼我分文不收送给你。”说完,将鱼篓中的小白细鳞鱼交给青哥,就飘然不知去向。青哥不顾疲劳,捧起小白细鳞鱼一口气跑到江边,将鱼儿放入水中。青哥回到家中,把刚才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向母亲说了,母亲道:“不要紧,钱虽没挣着,家中还有剩饭,我们就吃剩饭吧。”
原来那条小白细鳞鱼是漾濞江大恶龙的女儿白龙公主。白龙公主长得美丽动人,而且还有一颗善良的心。
有一天,白龙公主在龙宫待不住,便背着父王一人到漾濞江边的山坡上游玩。她摘山花,采兰草,把花朵编成一串串挂在颈上来回奔跑,享受着人间的美好时光。当跑到一个山箐时,突然听到山箐中有砍柴的声音,啊呀,还伴着悦耳的山歌。公主轻轻拨开树叶一看,是一位英俊的小伙子。小伙子正是青哥。白龙公主真没想到这深山中还有这么英俊的年轻人,于是摇身一变,变成一只小山兔,在青哥面前跑来跑去。青哥见状道:“小山兔,你跑得那么灵巧。谢谢你,山兔,我在劳动时陪伴我,使我不寂寞。”公主又变成一只孔雀飞到青哥面前为他跳舞。青哥看见就高兴地说:“谢谢你,山孔雀,在我劳动时为我跳舞。”过了一会儿,公主又变成一只画眉鸟跳到青哥面前鸣叫。青哥道:“山画眉,谢谢你,在我砍柴时为我唱歌,”不一会儿,青哥砍好柴,辞别画眉回家。白龙公主目送青哥下山后,轻轻一跺脚,山神就出现在白龙公主面前。山神拱手道:“白龙公主大驾光临,小神有失远迎,请公主见谅。不知公主到这荒山野岭有何贵干?”白龙公主问道:“此山叫什么山?”山神道:”是秀岭山。”公主红着脸问道:“刚才那个砍柴的小伙子叫什么名字?你把他的身世详详细细讲来听听。”山神道:“青哥是一个非赏好的小伙子,不但勤劳勇敢,对母亲也很孝顺。莫非公主喜欢上了青哥?”白龙公主红着脸点点头。山神说:“我愿意为你二人牵线做月下老人。”白龙公主说:“我还要试试青哥对我真心不真心?心地善良不善良?明天你变成一个卖鱼的老者,我变成一条小白细鳞鱼,青哥定来卖柴,看他是不是值得信赖的郎君。”第二天山神变成老渔夫,在街上卖小白细鳞鱼。青哥起了伶悯之心,买下小白细鳞鱼后放回江中。白龙公主看到青哥真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小伙子,便决心嫁给青哥,和青哥白头偕老。
白龙公主把自己的决心告诉给父王,大恶龙一听便勃然大怒:“哼,一个堂堂正正的白龙公主要嫁给一个砍柴郎,不行!”恶龙坚决不答应。白龙公主一听父王不答应自己的婚事,便几天茶饭不思,眼泪洗面,最后以死抗净。恶龙看着自已的宝贝女儿哭得死去活来,心一软也只好答应这门亲事,但向女儿提出一个要求:只能招青哥上门当女婿。白龙公主一听父王同意自己婚事便转忧为喜,叫父王早早把青哥接进龙宫。恶龙也只好依顺公主。
第二天,恶龙早早等候在青哥卖柴的途中。不一会儿,就看见青哥背着明脂过河。当他赶到江中心时,恶龙便趁机掀起一阵恶浪,把青哥卷入龙宫。恶龙大声叫道:“我的宝贝女儿,快出来见你的救命恩人。”不一会儿,只听见环佩声响,白龙公主在众宫女的簇拥下,走到青哥面前,向青哥施礼道:“感谢青哥救命之恩,请受小女子一拜。”青哥赶忙扶起白龙公主道:“我从未救过你的命,称恩人实在不敢当。”白龙公主说:“那天你在街上用明脂、兽皮换小白鳞鱼,后又把小白细鳞鱼放入江中。那小白细鳞鱼就是我。”说完又向青哥深深一拜。恶龙说:“青哥,我女儿美丽善良,还未出阁,你又是她的救命恩人,老夫我就把她许配给你做妻子吧。”青哥说:“龙王,我是一个樵夫,家中贫寒,怎配得上高贵的白龙公主?何况我母亲还等着我卖柴买米回家做饭呢。”恶龙说:“这有何难!夜叉,你带上一袋米、几块肉到青哥家送给他母亲。”夜叉领命而去。恶龙又说:“青哥,这下可放心了吧。你和白龙公主就在今夜举行婚礼,今天我高兴,我要亲自主持你们的婚礼。”整个龙宫张灯结彩,一派喜气洋洋,龙婆为女儿梳妆打扮。入夜,夫妻双双进入洞房。婚后,青哥在龙宫享尽荣华富贵。时间一晃月余,青哥思念母亲心切,便向公主说道:“公主,我母亲一人在家很孤单,我要回家看看。”白龙公主道:“那么我们夫妻一同去吧。”白龙公主立刻向父王禀扳。恶龙道:“难得女儿有这么一片孝心。你们夫妻就一齐去吧,但探亲时间是三天,看后速速返回。”青哥夫妻二人高高兴兴回到秀岭。青哥娶上白龙女的消息很快传遍全村,村里的老老少少都来看望白龙公主。三天的时间很快过去,恶龙派虾兵蟹将催二人赶快回龙宫。人们只好和白龙公主依依惜别。临走时公主问大家希望得到什么东西,村民们异口同声道:“希望在漾濞江上修一座吊桥,好走人马。”白龙公主说:“好吧,明天你们就在漾濞江上白云缭绕的地方等着吧!”
第二天早上,白龙公主来到江边,化做一道白练云彩,横跨漾濞江两岸。当太阳升起时,白练银光四射。人们奔走相告,说这是白龙公主为大家选择桥址。很快,人们就在这个地方建起了一座吊桥。
为纪念白龙公主,人们给它起名为云龙桥。
(讲述:赵祗枝 记录:舒舍予)
73、亲娘的一只手
相传从前有一户人家,只有三口人,也就是年轻的两口子带着一个小孩。夫妻俩恩恩爱爱,孩子又非常聪明机灵。堪称是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但正如俗话所说的“恩爱夫妻不到头”,几年后,媳妇竟得了一种非常稀奇古怪的病卧床不起,丈夫对此异常着急,他不辞辛苦地四处求神拜佛和问方抓药,但由于媳妇患的是无人能医治的绝症,汤药已不起任何作用了……
这天,已经多日连汤水都未能进一点,并已昏迷了数日的媳妇,忽然从沉睡中一下清醒过来。她知道自己大限将至,这已是到回光返照的时刻了。于是她将心力憔悴的丈夫,叫到自己的病床前,作最后的告别。她紧紧抓住丈夫的手,悲咽着要求他亲口承诺她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恳求他将来在娃娃的老后娘面前,千万不要讲她自己的任何好话,最好是连提都不要提及她。第二件事,则是关于教育儿子方面的。她说虽然娃娃不打不骂不成人。但她的儿子要打也只能用她自己的手来打,她绝对不允许用别人的手来打着他。因此她死后,请丈夫将她的右手割下储藏起来,倘若儿子不听话的时候才把它拿出来教育他。心如刀绞的丈夫当即便噙着悲痛的泪水,重重地点头答应了这两件多少有些不寻常的事。媳妇这才放心地闭上了眼睛。丈夫便按照媳妇的遗嘱把她的右手锯下来,经过一番风干处理后珍藏起来。
几年后,这个不幸丧偶的青年男子便又为娃娃娶了一个继母。这个老后娘对前娘之子时好时坏。一般说来,在自己的孩子没有出世之前,她对他要关心些和疼爱些,当有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之后,她对他的脾气则难免要变得暴躁些。不过从总体上看,也不算太虐待。只是让她大为疑惑不解的是,每当她要打这个前娘所留下的儿子的时候,丈夫就从大柜子里拿出一只风干了的手,并要求她只能用这只奇怪的手来打,却从不告诉他究竟为什么非要如此。但久而久之,她也就习以为常了。每逢她要教育前娘之子的时候,她也就自然而然地去大柜子里翻出那只干手来。
斗转星移,前娘之子眨眨眼睛也已长大成人了。当他娶媳妇成家后的第二天早上,刚刚从床上爬起的他,就急急忙忙去大柜子里,取出那只令他既恐惧又痛恨的干手。他老爹便问他想要干什么,再也忍不住的他就愤愤地回答说:“我从小就是被这只背时的手打大的。现在我要将它一把火烧成灰才能消解我的心头之恨!”他爹爹不禁沉重地叹了口气,接着,才缓缓地对他讲述了他那早逝的可怜亲娘和这只手的辛酸来历。儿子听罢,便不由自主地将这只浸透着多少亲娘之爱的干手,紧紧贴在自己的胸前,并脱口“娘啊、娘啊、我的可怜的亲娘啊!”地失声痛哭起来……
当天晚上,这个幼年痛失亲娘,如今成家后才第一次深深感受到惊天地,泣鬼神的母爱为何物的人,重新精心做了一个小柜柜,小心翼翼地将亲娘的这只干手装进去,然后,怀着万分虔诚的心情恭恭敬敬地将其供在自家的家坛上。从此,这只来历催人泪下的干手就不仅成了这家人代代相传的传家宝;而且还成为他们教育子孙后代应当孝敬父母的极好教材。
(讲述:罗廷红 整理:杨纯柱)
74、“亲家母,公鸡叫晌午”
从前,有这样两个亲家母,一个姓李,另一个姓张。张亲家母经常有事没事地往李亲家母家跑,而且在李亲家母家,游手好闲地一在就在好些时日。
开始的那些日子,李亲家母非常的热情好客,一日三餐,即早饭、晌午饭、晚饭,一餐不塌地好的好的煮整出来招待张亲家母。然而,当有一次李亲家母到张亲家闲耍时,张亲家母对待李亲家母,总是冷嘴冷脸的,不要说一日三餐,就是一天早晚两顿,都还是清汤寡水的,甚至有时连干饭都还难以捞饱。打这以后,张亲家母再来家里时,李亲家母的态度也明显冷淡下来了。最后,连晌午饭也都不想做出来给她吃啦。但张亲家母却仍然非常的不知趣。还是有事无事地频频往李亲家母家跑。
这天,李亲家母正在自家的场子上筛簸豌豆,张亲家母照例又跑上门来。她手抱着手蹲在旁边东一句西一句地有的无的闲扯着。看看天已经是吃中午饭的时候了,见李亲家母却仍然没有像往常一样,动身去弄晌午饭的意思,吃惯了嘴头的张亲家母不免心里有些暗暗着急啦。恰巧这时远远近近的公鸡开始“喔喔、喔喔”地此起彼伏的打起鸣来。张亲家母便赶紧乘机厚着脸皮唱起隔壁戏道:“亲家母,亲家母,公鸡叫晌午!”不料这回李亲家母应声答应道:“亲家母,亲家母,这些公鸡听不得。它们都是叫习惯了呢,莫理睬它们就是了!”
(讲述:胡先廉 整理:杨纯柱)
75、“今天星宿子……”
相传从前,有这么一户人家,没有儿子,只生得三个闺女。不知不觉,这三个闺女都已先后长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龄,却一个都还没有出嫁。
说起这几个姑娘,尽管算不上如花似玉的人材,却也生得眉清目秀,而且都很勤快。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说话夹舌根,因而前来相亲的小伙子,一听到她们的说话,便纷纷打了退堂鼓。俗话说“女大不中留”,看着女儿们是一天小,两天大的了,而婆家却迟迟都没有着落,这自然成了做老娘的一块愈来愈重的心病。这天,又有一个媒婆领着几个人来相亲,由于这些人是来自山那边的,晚上肯定要在他们家歇一夜。吸取过去的教训,头天晚上老娘便再三再四反反复复叮嘱她的三个女儿说:“明天,客人来的时候,你们几个只管闷着声音做事就行了,千万不要给老娘乱喳什么腔!”
第二天,在来客面前,几个女儿果然非常听老娘的话,整天都不言不语的,只是脚勤手快地里里外外忙碌着。来相亲的人见这几个姑娘这样勤快能干,十分满意。晚饭后,天已黑了。坐在院子里乘凉的大女儿和二女儿忽然抬头看见满天星斗,这时憋了一天的大女儿突然冒出这么一句:“坑听亲舅子(今天星宿子)”,二女儿听了马上接口道:“木听阿听全(明天大天晴)”。
正在堂屋里陪客人闲坐的老娘,一听两个女儿开口讲话就急眼了。她不禁破口大骂道:“死丫头些,哪个教你们在那里倒尿吐屎,拿块麻布把屁股嘴塞起不得给是!”
听到老娘怒气冲冲的斥骂声,最小的三女儿赶紧大声辨白说:“哇、哇,乌古扭夺,气大剪二剪夺,乌在号会够,抵俺抵憨婆(妈、妈,我没有说,是大姐二姐说,我在灶背后洗碗洗缸钵!”)。在他们家歇的客人目睹了这一幕,自然啥子都明白过来啦。次日早晨,这些人连招呼都没有跟他们打一个,便悄悄地告辞了。
(讲述:胡先廉 整理:杨纯柱)
76、宝缸传奇
相传从前,有一家人只有子母二人,母亲年老体弱,已经多年做不起什么活计了。一年四季只靠老实巴交的儿子割卖马草勉强度日。好在儿子非常的孝顺,每天都将割卖马草得来的一文半文钱如数交给老娘,老娘就用它来称点米面,买点油盐来维持生活。两子母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地相依为命。
这天早晨,儿子背着背笼,带起镰刀去田地里割马草的时候,发现一个老水井上边有一塘草帽大小的绿茵茵嫩草。他便爬上前去拿出镰刀来割。令他非常惊奇的是,这塘鲜嫩肥实的马草竟然边割边长,总也割不完。不一会儿功夫,他已割得结结实实的一大背笼了。但直起腰来一看,这塘茂盛的草仍是原来的老样子,好象根本就没有人割过似的。
晚上儿子卖完马草回到家,就将自己所遇到的这件蹊跷古怪的事摆给老娘听。多少有些见识的老娘听后心中不禁一动,觉得草底下肯定会埋藏着什么宝物。她让儿子带上一把十字镐,母子俩悄悄来到老水井旁。在母亲的指挥下,儿子果然很快从这塘草丛下挖出一个一抱粗细、半人来高的水缸。娘儿俩小心翼翼地将水缸背回家,又觉得除了用它储藏米外,也没有多大用处。
当他们将米往缸里倾倒时,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发生了:只见刚倒入小半袋米,眨眼间即变成满满当当的一缸米。母子俩真是既惊且喜。从此之后,娘儿俩便不再饱一顿饥一顿的苦熬岁月了。儿子也不用天不亮就被老娘催叫爬起来忙着出门割马草。在自家的肚子问题解决后,善良的母子俩就常常接济周围的乡亲,今天看见东家揭不开锅了即给升米,明天知哓西邻饿肚皮啦就送去饭。
然而好景不长,母子俩在老水井旁挖得一个神奇宝缸的消息,不知怎么就吹进了当地一个儿子在外做官的土财主耳朵里。这个一惯财大气粗,仗势欺压乡邻的土财主,眼珠骨碌一转,便亲自率领一帮狗腿子,气势汹汹地冲进这俩子娘家,硬说这宝缸乃是他们家祖上埋藏下的,要其立即物归原主,否则就以偷盗罪拉他们见官。这娘儿俩哪里见过这种阵势,因而虽然万分的舍不得,却不敢吭半点声,只得眼睁睁地看着土财主喝令手下人将宝缸抬走。
土财主兴冲冲地将宝缸抢到家后,把它摆在院坝中间,其全家大大小小都笑得合不拢嘴地围着宝缸看热闹。听说宝缸装什么就能变出许多什么,在场的人登时七嘴八舌地叫嚷开了,这个说让它来装米面,那个主张应用它来装金银,还有的甚至于吵闹着要拿其来装衣服等等。
正当人们乱麻麻之际,土财主的老爹也从里屋忙出来看稀奇。只见这位脚摇手抖的老爷子,拄着一根拐杖跌跌绊绊地扑向宝缸。不知是不小心还是怎么呢,他突然脚下一滑,一个倒栽钟就立进了宝缸里面。旁边的人赶紧用手拉他出来,不料拉出一个老爷子,缸内又冒出一个一模一样的老爷子,再拉出来再冒,一连拉出一二十个老爷子,缸中仍有老爷子。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情况,惊得当场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土财主猛然清醒过来,气急败坏地奔进灶房里抄出一柄斧头,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向宝缸狠狠砸去,只听“哐啷”一声脆响,宝缸登时被破碎成几大半。瞪着遍地的宝缸碎片和看看满院子手拄拐杖颤巍巍立着的一模一样的老爹,土财主突然“哇”的一声惨叫,双腿一瘫、两眼一黑昏死过去……
(讲述:彭光荣 胡先廉 整理:杨纯柱)
77、猫大爷报怨
在世人的眼睛里,猫大爷可算是最享福、最令人羡慕的动物啦。这不仅仅是因为传说它有“九条命”,无论从多高的房顶上掉下来都不会跌死。更由于它的一生是多么的清闲享福,自由自在。它白天在墙头上晒晒太阳,晚上便钻进热乎乎的灶洞里安安稳稳睡觉。饿了则去主人盛好的碗里张嘴就吃,高兴起来的时候,则去狩狩猎——捉老鼠。
因而,过去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如果来世想变成猫,今生必须积够足够的阴德:也就是为九十九对男女牵线搭桥,即做九十九台大红媒。由此可知欲修来“猫命”是很不容易的。然而,猫大爷自己却对自己的现状并不十分满意。每当它蜷伏着身子休息的时候,就总是喋喋不休地“呼噜呼噜”地抱怨道:“许送不送、许送不送……”
据老辈子们摆,猫大爷的抱怨当然是有它自己的道理和来由的。相传,猫大爷原本并不是我们人间尘世的动物,它乃是玉皇大帝身旁喂养的一个宠儿。那时它吃吃喝喝的自然是天上的仙家食品,游逛的也是天上美不胜收的仙境。后来,由于人间大闹鼠灾,百姓辛辛苦苦地耪出来的庄嫁,都让老鼠大量给糟蹋掉了。见人们饿得一个个面黄肌瘦,皮包骨头的惨状。玉帝便派自己的宠儿——猫大爷,亲临人间收拾这些为非作歹,猖狂一时的坏家伙。开始猫大爷自然一百个不愿意离开逍遥自在的天庭,玉帝便亲口向它许愿说,只要你下去一抓完老鼠,我就让他们送你返回天庭。
猫大爷极不情愿下到凡间,为了能够及早完成任务返回天庭,不分昼夜地四处抓逮老鼠。经过多日奋战,最后只剩下五只老鼠了。急于求成猫大爷瞅准时机,一下蹦跳过去用嘴刁住一只,再用两个前爪每爪各逮着两只。不料正在这紧要关头,一只老黑狗冷不妨地从背后窜了上来。猛然受此意外惊吓,猫大爷不由得两爪一松,本来已经束手待毙的四只老鼠便乘机挣脱逃之夭夭了。猫大爷因此功亏一篑。从此,狡猾的老鼠与猫大爷玩起了“你进我退、你来我躲、你走我出、你睡我闹”的捉迷藏游戏,并拼命繁衍出众多的子子孙孙来同猫大爷周旋到底。因而使人间的老鼠总是逮也逮不完,抓也抓不绝。这样猫大爷也就至今都迟迟不得返回天庭了。
猫大爷是为了帮助人类消灭老鼠这一祸害,才从天上下凡降到人间来的,对人类自然是功不可没,因此它历来都受到人类的格外优待。可人间再好也怎能比得上天堂啊!所以猫大爷对自己不能重返天庭一事,不免总是耿耿于怀。于是一闲下来的时候,它就不停地声声抱怨说:“许送不送、许送不送……”
(讲述:李玉凤 整理:杨纯柱)
78、金伯阳
每年阳春时节,山山岭岭上,就会听到一声接一声凄厉的鸟叫声:“金伯阳,金伯阳……”。发出这种叫声的鸟学名叫阳雀。在我们苍山西坡一带,人们便根据其鸣叫的声音叫这种鸟为金伯阳。每当听到金伯阳时急时缓的声声哀鸣,山乡的人们便说,点黄豆的季节到了。
说起这金伯阳的来历,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呢。听老人们讲,很久很久以前,村里有一个非常刻薄歹毒的继母,她总是视丈夫前妻所留下的儿子为眼中钉,肉中刺,总欲除之而后快。但又害怕乡邻们的口舌,不敢明目张胆地公然下毒手。为此,她天天寝食不安,处心积虑地昼夜盘算着。有一天,她终于思谋出一条自以为聪明的妙计。
这天早上,继母把继儿和自己的儿子都叫拢过来,要他们一起上后山上去点种黄豆。她居心不良的吩咐他们说:“你们各自拿种子点种一块黄豆,只有当等到你们所点种的黄豆长出豆苗的时候才能回来。哪个点种的黄豆出苗哪个就回来,谁点种的黄豆不出豆苗,谁就别想再回来。”说完便分别拿给他俩兄弟一人一小箩黄豆种。她给其亲生儿子的是能生根发芽的生黄豆,而给继儿的却是经过锅里炒焙过的熟黄豆。
聪明的继儿虽然一眼就识破了继母的阴谋诡计,却仍然不动声色地接过已被炒熟的黄豆种,便跟同父异母的弟弟一起往阴森森的后山上爬去。一路上,他边走边“嗑特、嗑特……”地有滋有味的抓吃着自己箩箩中脆生生香喷喷的炒黄豆。惹得嘴馋的弟弟也学着哥哥去抓吃自己箩箩中的黄豆种。可由于他的黄豆是没有炒过的,他放在嘴里一咬,又僵硬又生臭,根本吃不成。懵里懵董的弟弟便提出要同哥哥调换黄豆种。哥哥一听正中下怀,却装出一副一万个不情愿的样子,硬是不同意调换。最后,在不懂事的弟弟纠缠着他左磨右求下,哥哥才表现得十分勉强地将自己的熟黄豆调换给弟弟。
当兄弟俩人爬上到后山,各自用砍刀和锄头开挖出一块火山地,将各人所带的黄豆种播种下去后。便各自守在自己的黄豆地边,眼巴巴地望着黄豆地,期待自己的地里早日冒出豆芽,以便能够尽快下山返回家。几天后,一场春雨落地,哥哥地里的黄豆苗一夜之间便稀稀疏疏地破土钻出了地面。于是他高高兴兴地奔跑下山回家了。而他可怜的弟弟则由于看不见自己地里的黄豆苗出土,就只好独自留守在阴森森的后山上,继续苦苦地等啊等啊的。却总也看不到自己所种的黄豆从地里冒出豆芽。最后,这个年幼无知的可怜孩子便在冻饿交加中丧命于后山之上了。
这个心肠如蛇蝎的继母,万万料不到自己好不容易设计出来的“害人绝招”,结果竟然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不但没有损伤着继儿的一根毫毛,反而白白地搭进了自己爱子的性命。真是害人终害己啊!一时遭受不住丧子的剌激和悲伤过度,继母一病不起。不几天便一命呜呼,追随她的亲生儿子去了。这个自食其果的恶毒继母死后,由于思子心切,便化作一只鸟,每当春天到来的种黄豆时节,便不分昼夜地漫山遍野地边飞边焦急地呼唤着其爱子的名字:“金伯阳,金伯阳……”
(讲述:胡先廉 整理:杨纯柱)
79、卖香香屁
从前有兄弟俩。哥哥生性狡诈,为人刻薄,弟弟则非常忠厚老实。当他们的父母都先后离开人世后,哥哥就对弟弟说:“爹爹妈妈都归山了,今后你就去过你自己的日子吧!我是老大,家里的所有财产自然是我的。但看在我们兄弟的情分上,就分给你家里的这条老黄狗吧!”这样一来,家里的所有大牛大马和成群的猪羊,都被黑心肝的哥哥完全霸占了,弟弟只得领着老黄狗在山上搭了一个窝棚,独自开始饥一顿饱一顿的煎熬生活。
冬去春来,田间地里一派繁忙的春耕景象。哥哥得意扬扬地挥动着长鞭,驾着两条膘肥力壮的大牯子牛耕田耙地,而缺牛少马的弟弟只好让那条与他相依为命的老黄狗为自己拖犁拉耙。然而一天忙下来,哥哥却甚为惊奇地发现,自己的一架大牯子犁牛都只耕出几小丘田地,而弟弟又瘦又饿,几乎只剩下一架皮包骨头的老黄狗却一口气犁耙了几山几洼的田地,而且犁耙得又深又平整。哥哥简直嫉妒极了,他眼珠骨碌骨碌地转了转,又打开了占便宜的鬼主意。这天晚上,哥哥破天荒地来到弟弟的窝棚里,他很亲热地对弟弟说:“明天老黄狗就借我用一天吧,你瞧我把这样好的狗都分给了你,还不是看在你是我的亲弟弟的份上嘛!”弟弟尽管心疼这个跟自己比亲兄弟还亲的唯一伙伴——老黄狗,万分舍不得借。却又实在无法拒绝哥哥的要求,只好点头同意将老黄狗借给哥哥犁一天。
第二天,哥哥大呼小叫地牵着老黄狗去犁田。然而奇怪的是,对弟弟百依百顺的老黄狗却怎么也不听哥哥的使唤。它拉着犁不是往前挣,而是左回头冲着手执皮鞭的哥哥汪汪的叫,右转身对着凶巴巴的哥哥汪汪地咬。最后干脆躺在地上打死都不动。脾气暴躁的哥哥盛怒之下,举起犁头狠狠地向老黄狗的头上砸去。老黄狗一下就被打死了。哥哥便将它的尸体拖去丢在地角边。弟弟晚上来向哥哥讨还狗的时候,哥哥没好气地说:“哪个叫这个毛脸畜牲不听老子的话,老子早已将它给敲死了!”弟弟听说,顿时五内如焚、泪如雨下,却敢怒不敢言。他只得在问清楚狗的尸体所丢的地方后,便赶紧跑到那里去看。当弟弟哭哭啼啼地赶到地角边时,狗的尸体已不见了,只见那里长出一棵直苗苗的竹子。
弟弟把竹子砍倒后,剖成蔑子编成一个非常精巧漂亮的雀笼。傍晚的时候,他对着雀笼高声祈祷道:“东边雀儿飞来下个蛋,西边雀儿飞来下个蛋,够我明早晨的早饭!”然后,他就将雀笼悬挂在窝棚旁边的一棵老树桩头上,次日早上果然收得了满满的一笼笼雀蛋。哥哥得知弟弟有这么一个神奇的雀笼后,又厚着脸皮向弟弟来借用一晚上,憨厚老实的弟弟只得又将雀笼借给他。
这天傍晚,哥哥也学着弟弟的口气,对着雀笼高声祈祷道:“东边雀儿飞来下个蛋,西边雀儿飞来下个蛋,够我明早晨的早饭!”然后,也将雀笼高挂在自家的屋檐前。但次日早上,满怀期望的哥哥跑到笼雀下一看,顿时肺都气炸了。原来雀笼里装着的不是雀蛋,而是满满的一笼笼雀屎。恼羞成怒的哥哥便将雀笼丢进火塘里烧了。当随后跨进他们家门的弟弟,向哥哥讨要雀笼的时候。哥哥极其不耐烦地指着火塘说:“什么稀奇的烂雀笼,老子早已把它烧掉了!”一贯只会忍气吞声的弟弟,这次仍然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往肚子里吞。但他又非常不甘心,只得蹲在火塘边,用火钳在火塘里独自刨啊刨,找呀找的,最后看见灶灰里有一颗烧得黄生生的蚕豆,弟弟便捡起来放在嘴里嚼吃了。
当天中午,独自在窝棚里闷闷不乐的弟弟不小心放出一个响屁。他忽然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屁竟然充满了一种醉人的奇异香味,闻之不仅令人神清气爽、而且让人感到浑身带劲。弟弟突然灵机一动,心想自己穷得一无所有,何不去卖卖这个香香屁呢?主意一定,他随即跑到大街上长一声短一声地吆喝起来:“卖香香屁喽、卖香香屁喽……”一个长期卧病在床的大财主老员外,听说街头有人卖香香屁的事甚觉新鲜。为了散散闷,他就让仆人把弟弟唤到自己的卧榻前对他说道:“什么乱七八糟的香香屁,你放给我一个闻闻,倘若你的屁真的是香的有赏,否则可别怪我不客气!”弟弟一听,不免吓得脚摇手抖的。但是到了这个时候,也只好硬着头皮挣了一个响屁,一时果然芬芳四溢,满屋奇香。更令人叫绝的是一闻到此屁的香味,已瘫痪卧席多年的老员外不仅感到心旷神怡;而且顿觉百病俱除,还一下翻身下床站了起来。老员外一家喜出望外,当即赏给了他几大驮金银财宝。满心欢喜的弟弟带着这些金银财宝回来后,买置了一些田地,建盖了一院漂漂亮亮的大白瓦房,还迎娶了一个非常美丽贤惠的媳妇,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
见弟弟竟一锄头挖到一个金娃娃,而且居然还是因为卖屁才骤然暴富起来的。哥哥眼红之余,不禁也勃发了一夜暴发的强烈欲念。他心想弟弟只吃了一颗炒豆就发了这么大的横财,自己为何不也效仿一下呢?财迷心窍的哥哥说干就干,他急急忙忙炒了半升蚕豆急磕慢嚼地吞下去,肚子里果然气鼓气胀起来了。为了保险起见,他先在自己的媳妇面前挣了一个响屁问她:“香不香?”他媳妇马上捏紧鼻子破口骂道:“臭死了,胀多了!”他不甘心,又挣了一个响屁问她“香不香?”她更是大声叫骂道“咋个这么臭天辣地的哟,怕烂肠瘟了!”他便恼火地怒斥她说:“贼婆娘,再不说香老子就拿斧头砍死你!”这下他媳妇害怕了,当他再次挣出一个响屁的时候,只得违心地连连说“香、香、香!这回可香啦!”
哥哥这下兴奋极了,他兴冲冲地匆匆跑到街上死声烂气地高叫低喊道:“卖香香屁喽、卖香香屁喽……”说来也巧,这天正碰着弟弟那天香香屁的买主老员外家娶大孙子媳妇。正忙着大宴宾客的老员外听说街上又有人在叫卖香香屁,可高兴啦。他马上让仆人将哥哥喊到府上,要他当着满堂的亲友和高朋放一个香香屁,以开开众亲友的眼界。哥哥得意扬扬地站在拥拥挤挤的人群中间,使尽浑身力气挣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响屁,顿时却秽气熏天,恶臭呛人,有些人还被这突如其来的奇臭熏得当场晕倒在地……
当众出丑的老员外不禁恼羞成恕,他喝叫家人将哥哥痛打一顿后仍觉不解恨,又命人把他的屁股用底线紧紧地缝起来,才将他赶了出去。自作自受,吃尽苦头的哥哥,磕磕碰碰地往自己的家里逃回来。离家老远老远的他就扯着嗓子破声破气地疾呼道:“屎胀肚、屎胀肚,刀子剪子拿来!”偏偏他那有些耳聋的媳妇又错听成“几丈布、几丈布”的,就回答他说:“嚷啥子个嚷哟,几丈布、几丈布就拿来嘛!”
哥哥不由得大光其火道:“屎胀肚就屎胀肚,哪来的几丈布?你这个死老母狗,再这样听三不听四的,老子真的给你敲死掉呢!”他媳妇这才发觉自己的汉子已经吃了大亏和倒了大霉啦。她赶紧找出刀子剪子来为他剪裁缝在屁股上的底线。不料底线刚剪裁开,汉子肚子里面憋足了劲的稀屎便骤然喷溅出来,当即就将他媳妇的眼睛给淹瞎了。
经过如此这般地穷折腾,狼心狗肺的哥哥不但自己饱受洋罪之苦不说,还带牵自己的媳妇也变成了瞎眼婆。
(讲述:杨巧柱 整理:杨纯柱)
80、憨姑爷的故事
相传,从前有两口子,媳妇非常聪明伶俐,汉子却傻愣傻愣的。人们就称呼她的汉子为憨姑爷。下边,就是这位憨姑爷流传甚广的几则故事。
(1)借凿子
一天,憨姑爷家里要做木匠活,需要一把凿子,媳妇就打发憨姑爷上她自己的娘家去借。
憨姑爷翻山越岭来到老岳父家。刚刚跨进大门,老岳父问他来有啥子事?他却一愣,一时竟想不起自己究竟是来搞什么的。老岳父见他张口结舌的样子,甚是觉得奇怪,但由于他是一个憨愣人,也不再跟他计较,只是叫他去一旁歇息。憨姑爷便自己爬上灶房楼上,骑在虚空架着的楼楞木上,倒吊着身子仰眼望着房顶。自个儿在那里呆呆地想呀想呀的……
老岳母见状,便禁不住高声叫骂他道:“啊呀,你这是搞哪样?还不赶快滚下来,你怕是想作死哟!”不料憨姑爷一听,马上翻转身子站起来,大声叫嚷道:“娘、娘、娘,我不是想作死,我是来借凿子的!”
(2)生得个“哎砸”
这天,憨姑爷媳妇生得一个大胖小子。媳妇就让憨姑爷赶紧回自己的娘家报喜。临出门的时候,媳妇怕他回老岳父家又出洋相,便再三叮嘱他说:“娃娃的阿公阿婆问生得个什么,你一定要记着回答他们说,是生得一个儿子啊!”
憨姑爷听了媳妇的话,就匆匆离家上路了。一路上,由于害怕回岳父家说错话,他便一边闷着头赶路,一边嘴里不停地自个儿唠叨道:“儿子、儿子……”在途经一个大水箐坎坎时,当他使劲地跳过去的时候,嘴里不由得发出“哎砸”的一声。从此之后,他嘴巴里的“儿子、儿子”念叨,却变成了“哎砸、哎砸……”的自言自语。
当憨姑爷兴冲冲地跨进老岳父家,老岳母问他来有什么事,他激动地说:“娃娃他妈妈生了!”老岳母惊喜地问道:“生得个什么?”他却冒冒失失地应声回答说:“是生得一个哎砸!”
老岳母一下被他搞蒙了,她着急地赶紧大声问他说:“究竟生得个啥子‘哎砸’?”这下憨姑爷却突然很有些冒火地闷声嘟咕道:“就是生得个‘哎砸’,还有啥子‘哎砸’!”
(3)、“水涨了下米”
老岳母弄清楚,原来是闺女生了一个大胖小子时,不禁高兴得合不拢嘴。她连忙收拾了一升米和三、四十个鸡蛋让憨姑爷带回去,叮咛他一定要好好侍候月子媳妇,并反复教他说:“你要好好记着呢,锅辣了才打蛋,水涨了才下米!”
憨姑爷打着赤脚往家里赶。这时,天上骄阳似火,他不小心光脚板踩在一块晒得滚烫的青石板上,烫得他一下子跳了起来。他猛然想起老岳母说的“锅辣了打蛋”的话,于是立刻拿出老岳母给的鸡蛋,把它全部打在这块热辣辣的青石板上。之后他又继续赶路,走了不多久,天上突然又乌云翻滚,暴雨倾盆,憨姑爷只得躲藏在一棵大树底下避雨。待雨过天晴,憨姑爷发现身边的一条小河水涨了,他又想起老岳母“水涨了下米”的嘱咐,便赶紧又将自己所背着的米放下来全部倾倒进河水中。
当憨姑爷跨进自己的家门时,媳妇见他两手空空,就问:“娃娃他外婆怎么一样都没有打发给你?”憨姑爷便向她讲了他在回来的路上所做的一切。媳妇听罢,只能眼睛干瞪着他,气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讲述:李玉凤 整理:杨纯柱)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