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世园罗里密——大理彝族传统婚俗纪实
彝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明的民族之一,中国现存彝族人口近千万,大理地区的彝族人口有45万。
罗里密村位于大理州境内的漾濞、云龙、永平、洱源四县交界处。这个在地图上几乎找不到的小山村,却是彝族聂苏系罗武人的聚居地,被誉为现代人生活的心灵驿站与遁世家园。
虎来地
罗里密彝语意为“虎来地”,“老虎出没的地方”。因地处边远,森林茂密,人烟稀少,在解放前常有老虎出没,少见外人到来,故得此名。
罗里密村子虽小,却能自足。如今村里到处可以看到留有历史印迹的石碓、手磨、石臼、马驮、色彩艳丽的彝族服饰与传统的彝族毕摩文化。
彝族传统婚礼纪实
今天,村里一对新人即将举行一场盛大的传统婚礼,吸引了方圆百里的亲朋、嘉宾前来庆贺。
筹备宴席
在“提调”的指挥下,前来帮忙的乡亲们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筹备这场热闹的婚礼。
迎亲
新娘子的家在离本村十多公里外的一个名叫“木瓜祖”的村寨里。我们随迎亲的队伍从罗里密出发,来到新娘子家。但见美丽的彝族新娘子已梳妆整齐,静静地等待迎亲团的到来。
女儿历来是父母亲的心头肉、掌上珠,今天就要出嫁了,从此离开从小长大的环境和亲人,父母双亲与新娘子皆难免悲从中来。这种难言之悲伤,却是人之至爱真情。
至爱真情
日头渐渐爬高,在履行完“押礼”先生安排的周全礼数之后,新郎官终于开启了新娘子的闺房。在伴郎伴娘的掺助下,新郎背起新娘离开了新娘子家,踏上了幸福、甜美的人生里程。
遵照彝家传统,新郎将新娘迎娶到村口,要举行一个祭拜仪式。仪式由祭师主持,随着“呜—呜—呜”三声长号吹响及鸣炮声,祭师用彝语念祭词,颂吉语,祝福一对新人。新郎新娘在锣鼓喧声中祭拜喜神之后,迎亲团才欢天喜地将一对新人迎入村里。
精美绝伦的彝族服饰
百年恩爱双心结,千里姻缘一线牵
彝家拦路酒,不醉不准走!
新郎家
新娘来到新家后,按习俗首先向祖先牌位上香,敬茶、酒、糖、烟,而后再依次祭拜天地,拜双亲,夫妻对拜,最后才启喜门,入洞房。
彝家婚宴
罗武人婚俗喜欢用青松枝搭建青棚,席地遍撒青松毛叶以示待宴亲朋的最高礼节。用“青”喻“亲”,“棚”喻“朋”,搭青棚就是为了迎亲朋。
待棚内八席亲朋坐齐后,在一声“上菜啰——!”的号令中,大号、小号、唢呐、锣、鼓随之齐鸣。但见一个个跳菜高手,托举盛满佳肴的大红漆盘,有的顶在头上,有的撑到肩头,不时变幻着舞姿,边舞边跳,腾挪躜步,盘内汤水点滴不撒,是谓“美酒和唱啜,佳肴举跳品”,使人赞叹不已,无不钦佩罗武人这种奇特的舞蹈式上菜绝艺。
苦荞粑粑蘸蜂蜜,苦到嘴边甜到心
罗武人以自酿美酒待客为贵。在村里,“字妈妈”酿的酒最负盛名,喝着不打头,喝多不伤胃,醉来如神仙,醒后不知醉。
彝家婚庆
彝家婚庆,真正的大戏在夜晚。“打歌、对调”是彝家必不可少的婚庆主题活动。正如彝家歌词里咏唱的“太阳不落脚就痒,不去打歌心会慌”、“打歌打到太阳出,只见黄灰不见脚”……夜幕才降,身着盛妆的彝家青年男女就手牵手围着熊熊篝火,在山寨头人“噻,噻,夕噻噻!”的号令带动下,瞬间,场上的人便齐刷刷火热起来。人们边唱、边跳、边舞。直至星阑月沉、甚至通宵达旦。
在婚宴上,宾朋们边观赏“跳菜”表演,边品享美味佳肴,直到夜晚。传说中“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便是对彝家罗武人这种粗狂性格的真实写照。
太阳不落脚就痒,不去打歌心会慌。
打歌打到太阳落,只见黄灰不见脚。
罗里密·现代生活的遁世园
彝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正如罗武人只是彝族大家族的一个支系,罗里密也仅是彝族大家庭的一个缩影。在此,我们仅仅用有限的镜头记述了彝族聂苏支系罗武人婚礼的片段过程,算是速写,也算是我们后来才给这个古老民族、这个美丽村庄与这对新人补上的一份贺礼与祝福。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所属专题:
大理彝学/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禄劝彝族家支制度
- 2 凉山彝族婚俗--婚前礼仪
- 3 没有新郎的婚礼
- 4 彝族特殊风俗小辑
- 5 彝族阿细支系传统美德侧记
- 6 昭觉彝族以酒为贵的酒文化
- 7 彝族撒尼人喊魂仪式
- 8 布拖彝族生死观
- 9 彝族“丧歌”
- 10 大小凉山彝族少女换裙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