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传统文化 National 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彝族历史与典故

凉山彝族先民奴隶制形成探源

作者:胡庆均 发布时间:2018-06-22 原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9月28日第362期 点赞+(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核心提示】自东汉至魏晋时期,各彝族先民地区相继分出一批叟帅、夷王,表明在征服濮人或其他部落的基础上,昆明或者“六祖”部落基本完成原始部落向奴隶制的过渡。
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脱离奴隶制以前,凉山彝族地区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畜牧为辅。彝族先民曾经历过一个游牧部落与农业部落强制结合的过程,及游牧部落征服并奴役农业部落的过程。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各部落相继步入奴隶制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西汉时期,四川中南、贵州西部和云南地区的彝族聚居区,已经出现了游牧部落与农业定居部落的分化。约战国至西汉前期,彝族先民社会已经开始出现兹与尓节的分化,并从兹中分化出兹(权力的最高统治者)、莫(调解人、管事)、毕(祭司、巫师);从尓节中分出革(工匠)与卓(牧民),当时这一地区的彝族先民社会已经处于奴隶制生产方式的萌芽时期。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先民在社会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出现了对外掠夺的需要。彝文巨著《西南彝志》中就有“六祖”部落征服濮人的记载: “六祖”之一的恒部,一天时间攻占了濮人的15个寨子,“六祖”部落征服濮人以后,就向濮人征收贡赋。到西汉中期,彝族不仅从兹、莫、毕中分出诺伙,并且从革、卓中分出节伙,形成兹、莫、毕、革、节(奴)五个不同的社会等级。这就是《西南彝志》中黑、白、主、奴之分的由来,也是彝族先民社会奴隶制开始形成的重要标志。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由于“六祖”各部落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各部落奴隶制开始形成的时期也有先后。公元25—57年的东汉光武时期,仲牟由(也称笃慕)第二十一世孙勿阿纳率部打败濮人,始至贵州水西创立基业。这是水西地区彝族奴隶制开始形成的标志。公元77年(东汉建初二年),邪龙县(今云南巍山)昆明夷卤承应汉王朝之募,率人与汉王朝军队共同打败哀牢夷,受封为“破虏傍邑侯”,这是邪龙地区彝族奴隶制开始形成的标志。自东汉至魏晋时期,各彝族先民地区相继分出一批叟帅、夷王,表明在征服濮人或其他部落的基础上,昆明或者“六祖”部落基本完成原始部落向奴隶制的过渡。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先民对濮人的征服,还可以从近年西昌凉山地区濮苏乌乌墓葬的发掘得到印证。墓葬出土文物有打牙的人头骨及随葬陶器、石器、玉石箭头多件,与《华阳国志·蜀志》所载会无县(今会理)濮人冢“多有碧珠”的记载基本相同,也与古僚人或仡佬先民保留凿齿的习俗极为近似。但墓地文化遗址至东汉后即告中断,表明他们已被融合于彝族先民之中,或在接受彝族先民的影响后放弃了原来的葬俗。有关彝族先民与濮人的融合,今凉山彝语仍有痕迹可寻。人们用“濮或诺或吉”来形容一个人的口齿不清,意思是把濮话和彝话搅在一起,没有说清楚。可见二者关系之深。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开元末年,唐王朝扶持蒙舍诏统一“六诏”,建立了南诏奴隶制政权,进一步统一了云南地区,把包括白蛮在内的各族人民降为生产奴隶。南诏政权建立后,农业、手工业、商业贸易、文化等都有很大发展,建立了一个社会经济相对繁荣的奴隶制王国。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西南各部落的分化与融合对彝族影响深远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是彝族先民与西南地区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由于部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彝族先民对濮人或其他部落的征服远非一次可以完成,隋唐以来,这种征服行动的体现就是乌蛮与白蛮的分化与融合。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乌蛮又称东爨乌蛮,公元749年前后的唐天宝年间,分布在曲州、靖州(今云南东北)至宣城(今元江)地区,是畜牧部落。白蛮又称西爨白蛮,约于同一时期分布在曲州、靖州以南至滇池以西地区,是农业部落。唐代乌蛮已发展为定牧的方式,不同于汉代嶲、昆明的“随畜迁徙”。唐代白蛮的农业生产趋于专精,非汉代滇池地区的“滇僰”使用青铜农具从事锄耕农业的“耕田、有邑聚”所能比拟。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乌蛮与白蛮的相互关系在彝族先民社会奴隶制的发展中有着重要影响。彝族旧称“倮倮”,据考证是由“卢鹿”演变而来。据《蛮书》记载,卢鹿本与暴蛮分居竹子岭。“岭东有暴蛮部落,岭西有卢鹿蛮部落”,“二部落分保竹子岭”。以《蛮书》记载来看,卢鹿与暴蛮并称乌蛮。如今学界认为暴蛮即是濮蛮。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由于彝族先民部落间自古盛行冤家械斗,以岭东西为界的两部落分保竹子岭,意即他们的部落首领分别成为这两个地区的保头。我认为,这种共保关系既反映了当时这一地区劫掠财物的盛行,又反映了两部落之间存在互有默契的和平状态。在部落盛行冤家械斗的情况下,这种和平状态只能理解为二部落间存在隶属与被隶属的关系,亦即暴蛮(濮蛮)隶属于卢鹿(乌蛮)。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马克思曾说:“可以探索一下有史以来一切东方部落中定居下来的一部分和继续游牧的一部分之间的一般关系。”我们考察彝族先民历史上奴隶制的产生与发展,践行了马克思的论述。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附:彝族习俗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钻牛皮:彝族社会习俗,旧时举行的一种盟誓仪式。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饮鸡血酒:彝族交际习俗,饮了此酒,便必须信守誓言。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牵牲见客:彝族交际习俗,以表明牲口绝非死物或偷来的。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蒙格:彝族社会习俗,指家支作出重大决定的会议,有传统的会址。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俄加:彝族交际习俗,意为分家仪式。家支独立时,需举行此仪式。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吉缩:彝族交际习俗,意为回避。媳妇和公公、大伯及丈夫的叔叔、伯伯之间都要回避,以示互相尊重。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戒酒:彝族人饮食习俗,彝族人饮酒主张自我克制,以微醉为上,大醉为下,烂醉如泥被视为有失体统。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转转酒:彝族饮食习俗,彝人席地而坐,围成一圈,端着酒杯依次轮饮。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刻木传信:彝族传统交通习俗,当有机密信息传递时,用刀在一段树枝上刻出对方可以识别的纹痕。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曲耳比:彝族求子习俗,久婚不育的妇女,需请祭师念经,举行此仪式。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镇波可:彝族敬酒礼仪,彝家来了贵客或德高望重的老人时,都要举行一种盛大的敬酒礼。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郭潇雅/整理)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本文从网络转载并经彝族人网编排,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如有不妥请联系更正或删除。)sA3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所属专题:

凉山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