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东西向文化带”假说——探索凉山彝族的迁徙路
文物工作者在精心修复陶器
14年前发现的遗址,今年试掘
近日,笔者来到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只见一片繁忙景象:几名文物工作者正在对10月中旬冕宁高坡湾湾调查和试掘出土的文物进行整理。他们有的在修复陶器,有的对文物进行绘图。馆里还贴了与此遗址相比较的云南和贵州的许多文物资料和文物图。州博物馆馆长刘弘非常兴奋地告诉笔者:“这次调查和试掘有重大的发现,我们首次发现古代文化在3000年前东西向穿越大凉山的线索,这有可能对彝族迁徙路线的形成找到考古学方面的证据。”
绘图现场
在1996年6月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进行补点调查时,凉山州博物馆和冕宁县文管所工作人员在冕宁县城附近的复兴镇一个叫高坡湾湾的地方发现了古遗址。这个地方位于安宁河畔,当时被洪水冲出了很多陶片,工作人员看到遗址堆积较好,陶片很多,并有一些石器,又到州博物馆对文物进行复查,初步判定其为新石器到青铜器时代遗址。
四件典型器物组合
今年10月中旬,凉山州文物工作者在进行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对该遗址进行深入调查和试掘,出土了大量陶器和一些石器。
鸭咀流
首次提出西南文化“东西向”假说
“在整个横断山区,青藏高原东缘,自古就是南北文化走廊,以前发现大量文物和文献也证明这个走廊的存在。这次调查和试掘收获重大,根据出土的文物和采集的标本,我们首次提出文化‘东西向’。”刘弘认为,最能证明这个理论的是4类最有特点的器物组合,也是这次在凉山的新发现:鸭咀形流、折唇的碗、肩部有上翘乳钉的罐和细颈瓶。
笔者看到,在新发现中有许多像鸭咀一样的罐子,有的完整,有的已初步修复、还有许多像缀有乳头样的陶片、还有一些颈细细的陶瓶,有点像今天的普通花瓶的颈、还有些扁平的碗。一般人可能看不出究竟,但在专家眼里,却能看出端倪。
刘弘通过和周边古代遗址的比较发现:冕宁高坡湾湾的器物和滇东北昭通鲁甸野石山遗址出土的文物非常接近,和黔西北鸡公山遗址出土文物也有密切联系。这3个点涉及云贵川,如果将其连成线,那么便形成一条东西向的线。
“这3个点接近南北文化走廊,说明在我们西南地区除南北文化交流外,还有东西向的文化交流。南北走向的文化交流,由北向南的传播是确定的,但新发现的这条东西向的文化带,是由西向东还是由东向西,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刘弘说。
“至于高坡的时代,参考野石山和鸡公山遗址,初步确定在距今约3000年左右的青铜时代早期,我们将做碳14测定,进一步确定准确的时间。”刘弘介绍说:“这是新的发现,东西向文化交流很重要,可以称为‘东西向文化跨越大凉山’。此前也有文物进行证明,比如西昌大洋堆遗址发现早期葫芦形大双耳陶器,在昭通同样有所发现。大耳罐是从北方来的,在这条东西线上也有分布。”
对凉山彝文化跨越黔滇川东西向传播的启示
这次调查和试掘引出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凉山彝族文化的传播似乎有了新的解释。关于凉山彝族的迁徙路线说法很多,主流的说法是,2000多年前,凉山彝族的祖先是从今天的云南省昭通地区向今天的大凉山地区迁徙的,这是一条自东向西的线路,在彝族的送魂经里有许多记载。
刘弘解释:“从今天看到的这条古时就有的东西向文化传播带看来,这条带自古就有文化交流,后来的凉山彝族可能就是沿着这条文化带由云南的昭通迁徙入大凉山的。凉山彝族送魂经中所记载的彝族迁徙路线与这条跨越大凉山的文化传播带基本上是相吻合的,但是这只是初步的推测,今后我们将加强对大凉山彝族腹心地区的田野考古工作,希望能发现更多的线索。我们还要和民族学者,特别是研究彝族历史文化的学者合作,做更深入的研究。”
除了这次的发现,此前刘弘还谈到贵州省的威宁、云南省的昭通和会泽、四川省凉山州的美姑等地的双管状耳铜铃,推测这类文物与彝族祖先的活动有关,与凉山彝族迁徙路线似乎有联系。美姑有彝族祖先用过此物的传说,毕摩经书上也有记载。从这类文物的制作时间看,文物从东向西传播,相比“冕宁高坡湾湾发现”要晚一些,或有可能是“东西向文化跨越大凉山”的一个证据。
目前,高坡湾湾遗址的发现已经引起四川、贵州、云南三省考古学家们的高度关注,三省考古专家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大凉山。据悉,下一步,省、州文物单位将对高坡湾湾遗址做更深入的研究。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原载:《中国民族报》2010年11月26日
图文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所属专题:
凉山彝学/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人类学研究的种种困惑
- 2 毕摩文化与国际彝学
- 3 谈“彝学”的研究
- 4 族史追忆
- 5 塔米的中国脚步——德国学者塔马拉...
- 6 “边疆人文”六十年
- 7 把凉山民族文化资源转变为民族文化...
- 8 论中国彝学的学科建设
- 9 朱文旭彝语言学术研究访谈
- 10 凉山州毒品问题的现状、趋势及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