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红彝妇女改穿牟定彝族服装的现
服饰是一个民族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从服饰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民族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现今彝族的服饰有很大的差异,这是因为彝族支系繁多且没有实现长时间的统一,最根本的原因是彝族各支系生存环境以及习俗文化上的略微差异。红彝作为彝族的一个部族,有自己特定的服饰,是与其他部族区分开来的一个重要标志。近年来元谋县的一些红彝族村落出现了改穿牟定彝族服装的现象,这种状况着实令人担忧。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几次影响深远的服饰改革,那都是为了适应战争和民族融合的需要,例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是为了改革军事制度,发挥骑兵作战的优势,改变四站之国的不利局面,实现富国强兵。北魏孝文帝下令官民改穿汉人的服装,是为了实现鲜卑族和汉族的融合,巩固鲜卑族在中原的统治。民国初年颁布《服制》,规则长官不分级别都以西式大氅和燕尾服作为大礼服,在法令法度上对象征"级别等差"的封建服饰进行完全否认。孙中山先生提出服装制造的四条准则,"劣等衣式,其重点在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更使得服装挣脱了传统的尊卑等差向着适用、经济和大众化的方向发展,这是为了中国社会转型的需要。而舍弃红彝支系特有的服饰而改穿牟定彝族服饰的做法我自认为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它反而冲击了红彝支系社会原有的秩序,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
其一,这不是一次有意义的改革,中国历史上几次重大的服饰改革是为了富国强兵、社会进步的需要,而这种行为既不是为了方便生产,也不是为了社会的进步。红彝支系的先人为了方便生产,将原有的百褶裙改成长裤,这都是适应生活环境所需要的,而现在的红彝服饰失去了适应生产的意义,主要的功能就是作为节日盛装和婚嫁服。同样牟定彝族服装也大概只是作为节日的盛装服,很少有人在劳动的时候会身着这种服装,因为这两种服装都不方便劳动,清洗也比较困难。
其二,这种行为一定程度上是对本部族文化的否定,红彝服饰文化包含了这个彝族支系的文化观念,是红彝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原有的文化观念散失了,这个部族也就名存实亡了。魏晋南北朝时代的 鲜卑族人和辽宋时代的契丹人到如今都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如今汉族的一部分,是因为他们在学习中原汉人先进文化的同时将自己的传统全部抛弃,结果连自己的语言都忘了。与契丹同时代的女真人虽然两度攻占中原,但没有完全被汉化,他们的部族成为今天的满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在学习汉文化的同时注意保存自己的传统,红彝作为彝族的一个部族,在学习外来先进文化的同时,应该保留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将自己的文化发扬光大,使这个部族后续永存。
其三,红彝原有的服饰是与其它彝族部族区分的一个重要标志,每个彝族部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服饰,作为红彝人,就应该穿戴自己部族的服饰,如果所有的人都不穿这种服饰了,那这种服饰就会慢慢地退出历史的舞台,那会造成树无根.水无源的后果。树无根它就难以存活,水无源它就会干涸,一个部族如果失去了原有的文化,那它也就等于灭亡了。
此外,这种行为会让其它造成误解,他们会认为这些人不认同自己原有的部族,连自己部族的服饰都不愿意穿了,那会不会以后连自己的语言度不会说了,那谁知道最后会不会连自己的祖宗都忘了呢,这样本部族内部会产生隔阂,影响一个支系的团结。同时这种行为从侧面为其它支系做了免费的服装宣传,最糟糕的是会让人们误认为牟定的彝族服饰就是比红彝的服饰好,其实红彝服饰并不比牟定彝族服装差。
红彝的服饰文化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财富,纯手工制作的服饰耗时长,上面的云纹和马缨花图案代表我们的信誉,我们应该将这门工艺流传给后世子孙,而不是将它抛弃。现今是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可以将这些珍贵的带有民族特色的工艺转化为民族产品,将优秀的民族文化转化成物质财富,让人们富裕起来。
服饰是我们与其它彝族部族区分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我们这个部族的象征,所以我们应该重视,而不应该抛弃它。希望所有红彝子孙能够团结起来,发扬自己部族的文化,让自己部族富强起来。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所属专题:
彝族服饰(彝族服装、彝族刺绣)文化/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人类学研究的种种困惑
- 2 毕摩文化与国际彝学
- 3 谈“彝学”的研究
- 4 族史追忆
- 5 塔米的中国脚步——德国学者塔马拉...
- 6 “边疆人文”六十年
- 7 把凉山民族文化资源转变为民族文化...
- 8 论中国彝学的学科建设
- 9 朱文旭彝语言学术研究访谈
- 10 凉山州毒品问题的现状、趋势及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