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观点与学术争鸣

比跻和毕节与裸革和龙更译介

作者:夷吉木哈 发布时间:2022-03-01 原出处:新浪博客 点赞+(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image.png

本文作者:夷吉木哈(马昌达)

前言

在滇川黔桂彝区用汉字写“阿诗玛”、“阿惹妞”、“阿西里西”、“阿妹戚托”、“阿里里”等影视片名和歌舞名,为世人多见,且易理解。但古往今来用汉字写的很多彝语地名,却容易被不懂彝语者望文生义地予以解释。rz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戛母:译成汉语为高大山梁上的“山垭”或“山口”。望文生义者将其解释为“杀娘”。rz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乌蒙:是彝族古代六祖分支第四支西恒部首领之名,后人以人名为山名,称“乌蒙博”(乌蒙山)。望文生义者将其解释为“被乌蒙蒙的云雾笼罩的群山”。rz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化屋基或法窝启:译成汉语为“岩肚下”。望文生义者将其解释为“消失了的屋基”或“举行法事的地窝子”。rz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赫章:译成汉语为“潭湾”。望文生义者将其解释为“赫赫有名的大图章”。如此等等,不胜枚举。rz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比跻  毕节

“比跻”或“毕节”:是古彝人部落首领之名。据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刊行的《大定府志·沿革表第二》载:“夷书谓毕节为比跻之讹,比跻是其部人之名”。该志《卷之四十七·旧事志三·五》、《水西安氏本末第四上》和《第四下·夷志十二则》载:“比跻,系白罗罗之名,因号其地为比跻,久之讹为毕节”。rz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一历史信息,会让人产生“古彝人比跻部后裔现在还留在毕节吗?”这样的疑问。对此,上述志书说:“比跻,地与水西、乌撒、播勒三家界相连,三家俱来越占,比跻潜逃至募役司,后又遁至镇雄府,家焉。”其意思是:以比跻(毕节)为首的古彝人部落的地盘,与总部在今大方的水西家和总部在今威宁的乌撒家以及总部在今安顺的播勒家,地盘相互连接,三家都来争占比跻地盘,处于弱势的比跻(毕节)部被挤兑得一再逃遁,最终辗转到云南镇雄地方才得以定居,只留下比跻名号转换成的毕节地名,一至沿用至今。rz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裸革  龙更

“裸革”或“龙更”:义当为“房屋林立的寨落”。裸革、裸巨、龙更、禄勾等同音异写的汉字,均是彝语的地名词汇,指的是今七星关城区。rz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前述志书说:“陇居、陇更、裸巨、裸革、裸主皆一声之转,即今毕节也”。rz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前述志书又说:“毕节系比五旧基,土名裸革。比五亦称比六……汉人译(写)之为比楼”。rz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查《西南彝志》所载父子连名,比五或比六或比楼,是妥阿哲(妥阿哲即济火,蜀汉时封罗甸国王)之次子——阿哲必额。前述府志中有“唐龙朔三年(663)矩州刺史谢法成招慰比楼(必额)等七千户内附,总章三年(670)置禄州(今七星关城区)汤望州(今郎岱、织金、水城之一部)即比楼(阿哲必额)阿柒(阿哲阿琪、贵州彝族辛亥革命先驱安健先生唐代祖)之所居。比楼(必额)卒。莫翁(必额莫翁)袭,始由裸革迁居濛阿(慕俄格),今大定是也”之记载。rz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莫翁由今毕节迁至今大方后,为建“九重宫”于城东五指山下,以民众排几十里长队,由烧窑处传递砖瓦建材。今七星关区与大方交界处之“瓦厂塘”形成于是时。rz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由此推知,蜀汉之世,裸革或龙更之彝语地名,早已存在。到唐朝龙朔、总章之世,此彝地名乃为世人所熟悉知晓。rz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旧《毕节志》描述今七星关城区之山势“发脉自滇而来,丛山峻岭,环抱起伏。(山脉)一由东北旋而左,一由西北绕而右,皆结双乳迭下……龙虎罗列,真气凝聚。”rz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由此看来,我们现在的毕节试验区和毕节市七星关区的驻治地,当是有双乳哺育,龙虎罗列,真气凝聚的宝地。生活在其间的各族居民,应当平等团结地和谐相处,科学依法地在这片宝地上创建物质和精神文明,使这座山城越来越洁净美好,越来越欣欣向荣,才不愧对先民和后生。rz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后语

七星关区彝学研究会各位会长一致认为:应该把“毕节”与“比跻”和“裸革”与“龙更”之名称从彝文化角度研究介绍给公众。rz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按笔者研究认为:今后当以“       ”(读音近“比跻洛”和“比基洛”)之彝文,写“毕节市”名;以“          ”(读音近“龙更米陡”或“洛勾米斗”)之彝文,写“七星关区”名;以明了区、市之名称。rz4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作者:夷吉木哈,毕节市彝学研究会民俗顾问。 

所属专题:

毕节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