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研究论文精选

​莫色拉且:论析凉山彝族传统文化

作者:​莫色拉且 发布时间:2021-03-17 原出处:彝族人网 越西彝学 点赞+(

​摘要:凉山彝族传统文化是具有凉山特色的彝族传统文化,是彝族传统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多民族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论析凉山彝族传统文化的缘由、动机以及现状,更加深刻地了解凉山彝族传统文化,并更好地发展和传承,使得我国多民族文化更加炫耀夺目。
关键词:凉山;彝族;传统文化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凉山彝人 聂堃摄)

引言

遍布世界各地的文物古迹、遗址、建筑群、自然景观或其他综合体,记录着人类发展前进的足迹,承载着世界文明的根源,包含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美好家园的河山,是在所在国家、地区自然历史文化的瑰宝,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①,此共同财富是人类所创造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源于生活,也是生活的一面镜子。狭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所掌握的技术、文字、语言等知识,而广义的文化是指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各种因素,如锄头、马车、笔墨纸砚、衣服、服装上的各种花纹等。一般情况下,文化是指我们通常所说的精神文化。彝族传统文化亦因彝族祖先迁徙变迁、生活习惯差异、地理环境封闭等多种因素,各地区的彝族传统文化有差异、包括语言、文字、艺术、服饰、风土民情等等。而凉山彝族传统文化是目前彝族传统文化中保持最完整、最原始、最具有系统性的。要了解彝族传统文化,挖掘彝族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就得了解凉山彝族传统文化的缘由、动机以及现状。本文通过简单论析凉山彝族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凉山彝族传统文化的结构、过去、现状以及未来。1m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凉山彝族传统文化缘由。

凉山彝族传统文化是凉山彝族祖先在劳动生产中形成的,是凉山彝族生产生活的历史轨迹,它反映了凉山彝族的追求和愿望。1m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精确的定义是难度很大的。不少专家或者学者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以及语言学家各持各的观点。据统计,有关文化的定义有200多种。一般可以认为,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轨迹,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而我们目前一般所讨论的是狭义的文化,它是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学术思想、文艺艺术等等。1m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凉山彝族文化的定义。

凉山彝族文化给它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亦非常难,很是多专家或学者也给彝族文化下过不少定义,然而仍然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我们平时所谈的彝族文化就是指彝族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包括人文地理、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各种经书、民间文学、服装服饰等。而凉山彝族传统文化是指凉山彝族祖先在长期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它区别于其他各兄弟民族的传统文化,亦不像云南、贵州、广西地区的彝族传统文化,它的形成与发展是凉山彝族祖先的居住环境、生活习俗所决定的,反映了凉山彝族祖先生产生活,是凉山彝族祖先生产劳动的一面镜子。1m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凉山彝族传统文化的由来。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凉山彝族传统文化的缘由取决于凉山彝族祖先的生产劳动。凉山彝族传统文化由两大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礼俗文化,一部分是民间文化。礼俗文化主要由丧葬礼、婚俗礼、出生礼、超度礼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系统,而这一文化系统始终贯穿着毕摩文化。民间文化主要由音乐、歌谣、克智、尔比(谚语)、历史、艺术、首饰、服饰等构成。其中礼俗文化是凉山彝族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构成中,遇到无法抗拒或难以征服的现象时,认为这是天意。如在凉山彝族地区若发生泥石流、洪涝、地震以及雪灾、暴风雨、冰雹等自然灾害都归为人在某些方面得罪了神灵,是神灵对人的一种惩罚。故凉山彝族从古至今崇拜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彝族传统文化的涞源之一,从凉山彝族毕摩文化中不难发现这一现象。1m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毕摩自认为是天与地之间的中介者,是行使沟通天地之间的疑惑、传递天地之间的信息、调解天地之间的矛盾、调和纠纷、调整失衡、解释误会等神圣职能”②。毕摩这种神圣职能是彝族传统文化缘由的反映,是凉山彝族在自然现象面前无法解释或认识时视为神灵作怪的一种原始宗教文化。1m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传统文化中民间文化部分是由于“凉山彝族自身的发展及其所处的地理、自然环境、尤其是毕摩的存在及其彝文的使用,使凉山彝族文化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凉山彝族民间文化”③。凉山彝族民间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是凉山彝族民间文学部分,它又是由民间神话、创世史诗、民间长诗、民间故事、克智、尔比等构成。彝族民间文学主要反映了彝族历史、生产、生活、迁徙路线、道德、艺术、思维方式等等。因此,凉山彝族传统文化中,无论是礼俗文化部分,还是民间文化部分,皆来源于社会实践,是凉山彝族祖先在长期社会劳动中共同创造的。1m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彝人 聂堃摄)

二、凉山彝族传统文化的动机。

人类的生产劳动是有动机的,人的意识也有动机的,归根结底就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和意识都有动机的,人类社会实践的动机就是获取更多的物质财富来满足人类的生活;意识的动机就是把人类所掌握的各种知识或信息服务于社会实践,从而获取更多的物质财富来改善生活。凉山彝族传统文化的动机是凉山彝族祖先在长期的生活劳动中,为了获取更多的精神财富来满足或改善生活。这一动机的意识长年累月积累起来就形成了凉山彝族传统文化,因此,凉山彝族传统文化的动机也是满足于凉山彝族祖先生存和改善生活的精神财富。概括起来就是满足生产劳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1m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生产劳动的需要。

凉山彝族常年居住在高山之中,故不仅善于打猎,还善于耕作和放牧。在凉山彝族尔比和克智中我们不难发现有关反映打猎、耕作、放牧的言词。如在尔比中反映劳动生产的:1m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自己做来吃,香喷喷;自己缝来穿,暖洋洋。懒散锄头脱;贪食木勺断。人的根本在思想;粮的根本在勤劳。反映耕作方面的:一粒粮食一滴汗;一粒粮食七条路。黄牛使力气;猫来吃燕麦④。又如写打猎途中的景物时:岩上天亮时,岩蜂嗡嗡叫;杉林天亮时,鹿獐蹦蹦跳;江河天亮时,鱼儿翩翩游;竹林天亮时,雉鸡开叫了;天快亮了时,云雀开唱了。1m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彝族多数民间传统文化是以故事的形式代代相传的,并不像“毕摩世家”掌握大量经书传于子孙后代。因此,在彝族传统文化中,特别是民间文化部分,大量反映了彝族祖先打猎、捕鱼、耕作、工匠、手工等劳动过程,并以口头传授与实践相结合传授于后代,这样代代相传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凉山彝族传统文化,归根结底也是为了生产劳动的需要。1m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语言和文字是凉山彝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语言的出现是为了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达成一致意愿,共同抵御猛兽,征服自然,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的生活和生存环境的需要;而文字是人类在生产劳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现象、劳动经验、心得体会等记录下来,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摸索更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劳动技艺,获取更多物质财富来满足人类需要。凉山彝族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语言和文字亦是为了凉山彝族祖先获取更多物质财富来满足生存的需要。不言而喻,人生存的首要条件就是劳动生产,而劳动生产又离不开文化,因此,无论是从凉山彝族传统民间文化部分看,还是语言文字部分看,凉山彝族传统的动机是凉山彝族祖先生产劳动的需要。1m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精神生活满足的需要。

凉山彝族精神文化的主要内容有:哲学、法律、宗教、文学、音乐、舞蹈、教育、天文历法、宗教等。1m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彝族传统文化中的哲学内容以朴素唯物观为主,是凉山彝族思维方式和思维活动的存在形式。1m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法律,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有力保证执行的行为准则。在凉山彝族传统文化中,法律的内容是以包罗万象的“习惯法”为核心。它虽然没有各种成文的法令、法规,但“习惯法”渗透于彝族人生活的方方面面。1m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宗教,是人的信仰。在彝族传统文化中,宗教信仰以祖先崇拜、自然崇拜和万物有灵为主,各种宗教实践活动主要以毕摩来作法,到达精神上的满足。1m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个人情感的发泄。1m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个人无论是高兴还是痛苦、思恋、郁闷、不满等情绪,都可以借助于某种艺术形式把个人的种种情绪发泄出来,达到精神上的满足。1m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凉山彝族传统文化中,音乐、歌谣、故事、克智等都可以发泄个人的思想感情,而音乐、歌谣、故事、克智又是凉山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m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的音乐包括笛子、马布、口弦、二胡、三弦等等。在凉山彝族社会生活中,人们不提倡学这些音乐。彝语有句谚语“懒散之人,手持音乐之器;勤奋之人,手不离锄头。”因为大多数人认为,会音乐的人不勤奋,每天皆四处悠闲,一般都招来不良后果。但事实上,在凉山彝族社会中,我们平时很少听到笛子、马布、口弦、三弦等乐器之声,在某个村寨或者某个山村某个中年以上的人离开人世时,这些乐器之声是不可缺少的。它一般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对死去的人表示惋惜和敬意;另一层则因失去亲人而痛苦悲伤。这种悲痛之情通过音乐发泄出来。如今,在凉山彝族社会中,会弹奏各种乐器者少之又少,故把传统的音乐刻成碟子,通过DVD和音箱放出来。1m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追求愿望的表达。1m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彝族传统文化中,诗歌和故事是民间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不少诗歌或故事反映了凉山彝族祖先对某种愿望的追求。民间叙述诗《幺表妹》和《妈妈的女儿》反映了凉山彝族青年男女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但在婚姻礼俗面前自己力量渺小,无法改变当时的社会现实。因此,男人失去自己心爱的人,痛苦、悲伤、痛不欲生,从而失去了善心,诅咒表妹嫁予了他人。女人被逼迫嫁予一个毫无相知的陌生男人,在异乡思念亲人而感到孤独、忧伤、生不如死。想死,死在婆家怕父兄因为其复仇而无辜连累亲人受伤受害;死在娘家,怕父兄因赔偿婆家出的身价钱而损失钱财;死在野外,又怕无人及时发现其尸体,死后变成孤魂野鬼,只好痛不欲生地苟活人世。1m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彝人 聂堃摄)

三、凉山彝族传统文化的现状。

彝族传统文化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而不断与新产生的文化融合,形成具有各个阶段特征的彝族文化,同时在社会历史发展中,部分彝族传统文化已消失。1m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新中国成立后,凉山彝族一步跨千年,从奴隶社会跨越到社会主义社会,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进入“文化大革命”时期,凉山彝族传统文化遭到了严重的摧残,大量毕摩经书被焚烧,民间的祭祖仪式、民俗民风皆被禁止⑥。进入改革开放后,凉山彝族传统文化又出现了繁荣与发展时期,民间歌谣、克智、音乐等又重新出现于人们的生活之中。1m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传统文化的消失。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历史文化的发展变化。随着社会事业的不断发展,凉山彝族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文化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文化结构被打破。与此同时,部分传统文化逐渐消失,对凉山彝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以彝文为例,凉山彝族不仅有自己的语言,还有自己的文字。目前,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除了毕摩和少数人懂古彝文外,大多数凉山彝族只懂语言,不懂古彝文。国务院批准同意使用四川彝文规范字后,在大小凉山地区推广使用规范彝文,对古彝文使用的人少之又少。更为严重的是,目前,凉山彝族地区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或者居住在城镇里的彝族子女不懂彝语,只留下了一个民族符号,彝族语言文字消失的步伐正在加快。1m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衔接。

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进入新的阶段,凉山彝族生活方式和生活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促使凉山彝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相衔接。1m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传统的民间歌谣、民间故事、音乐、克智、民间叙述诗、语言、文字等传统文化刻成DVD,出现于凉山彝族的生活当中。1m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结语

凉山彝族传统文化,是彝民族在漫长的岁月中创造出来的巨大的精神财富,是凉山彝族社会历史绵延数千年的产物。它是以音乐、故事、歌谣、雕刻、语言、文字、民风民俗等民间文化和毕摩文化为主的两大部分构成。本文通过简单论析凉山彝族传统文化的来源、它的发展动力以及现状,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凉山彝族文化结构,更好地发展和传承凉山彝族传统文化,为凉山彝族文化,乃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添新的内容。1m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①方明、薛玉锋、熊燕编著《历史文化村镇》,《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第1页。
②乌尼乌且《彝族传统文化》,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2005第55页。
③沙玛拉毅主编《彝族文学概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第27。
④李尼波、沙马吉哈著《勒俄.玛牧特依释读》,四川民族出版社,1999,第119页.
⑤越西县彝学研究会搜集整理《越西彝族克智尔比》,2006,第17。
⑥来自民间《毕摩文化发展历程》。

本文由蒋志聪荐稿,特此致谢!

所属专题:

凉山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