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旭教授:彝文造字法研究①
关键词: 彝文;象形法;象意法;假借法;借字法
一、彝文溯源
关于彝文的起源,目前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彝文与汉文同源,是从汉文中分化出来的一种文字。一种观点认为,彝文是彝族先民自创文字。从文字本身整个系统来看,它不同于其它任何民族文字,它是独立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字。从彝文形体来看,它近似于甲骨文。所不同的是甲骨文有合体字而彝文只有独体字。彝文笔画以横、竖、圆、左右弧四种为基础。并在这四种笔画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例如横有横折,竖有竖折,圆有半圆、椭圆、三角形、四方形、上下左右迭加圆,左弧右弧迭加弧。
彝文跟汉文一样古老。晋朝《华阳国志》里面说,“夷中有桀黠能言议屈服种人者,谓之‘耆老’便为主,议论好譬喻物,谓之‘夷经’”。关于“夷经”,魏晋时期古文字在西南地区除了汉文外只有彝文。所以所谓“夷经”大家认为就是“彝经”。丁文江(1936)认为《后汉书》所记载的古代《白狼歌》应该为爨文(彝文)前身。他假设《后汉书·白狼歌》如果是民族文字记录的诗歌文,那么这种文字只能是彝文。文字学家周有光(1996,1999)说“少数民族还有并非是来源于汉字而跟汉字原理相同的异源而同型的传统文字,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彝文和东巴文。它们的发展水平接近于甲骨文。利用六书分析它们的文字结构,跟汉字和其他文字作比较,充实了比较文字学的知识。” 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彝文定型至迟在汉代,也有人认为彝文定型时期应该在西周。语言学家马学良在其专著《云南彝族礼俗研究文集》(1995)中提出“倮文之历史似不至再晚于后汉。很有可能,至迟在东汉时,彝族就已经有文字的发明并应用于文献记录,从而跨入文明时代的门槛。”《滇系杂载》:“汉时有纳垢酋之后阿畸者,为马龙州人,弃职隐山谷,撰爨字,字如蝌蚪。二年始成,字母一千八百四十有奇。爨人号为书祖。”语言学家丁椿寿(1989)认为“彝文形成较完善的年代,约有四千年的历史,可能与汉文甲骨文同期。”有学者认为三星堆文化的居民是彝族先民。四川学者钱玉趾(1993,1998)经过研究“三星堆”出土的四川博物馆保存的文物上的古文字,认为这些文字从字形上和语法结构上看,与古彝文有许多共同点,应该是古彝文。近年已经有人(杨甫旺,1996)用彝文释读了一些“三星堆”出土文物上的古文字。出土戈的“铭文中的字符有些竟与古彝文完全相似。”社会学家费孝通(2001)说“很清楚,这个三星堆文化与彝族文化是有关系的,怎么样下来的?中间的环节还不清楚。彝族有宝贵的文字遗产,这个文字现在看来很久以前就有了,是象形文字、方块字,它与甲骨文的关系现在还不清楚,但将来可以搞清楚,我们可以通过文字的起源来研究民族之间的关系。彝族保留了很好的文字,长江流域在距今五千年至六千年之间保留了很发达的文化。”目前学术界有些国内外学者明确提出古彝文是世界六大古文字之一的说法。湖南株洲学者刘志一认为彝文比汉文和西文发生得早的说法,但这种说法只是个人的推测,他提供的证据还没有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冯时先生(1993,1994)在《考古》和《光明日报》上发表的两篇关于考古资料上古东夷族的“丁公陶文”与古彝文关系的论文以确凿的证据和严谨的论证,令人信服地证实了丁公陶文与古彝文的确属于同一文字系统。丁公陶文与商代甲骨文迥异,它不可能是汉字的祖先。由于东夷族的不断西迁,这种四五千年前创制的文字也西迁并在滇川黔桂彝族地区得以幸存流传到近现代。由此可以推测,早在彝族的原始氏族社会历史阶段已产生了最初阶段的彝文。
二、彝文造字法
世界上各种文字造字法可以归纳为两种:一种是从形造字。例如彝文、汉文、东巴文。这些文字都是从象形文字发展成为表意文字。另一种是从声造字,例如梵文、藏文、朝鲜文、日文。这些文字都是从音节文字发展成为表音文字。彝文属于从形造字的文字。
彝文的起源本于绘画,绘画演进到象形字。在象形字基础上又创造了会意字。有个别指事字。目前没有发现在彝文中有表示形旁和声旁的的形声字。但彝文也有自己的假借造字法。
贵州清朝《大定县志》卷十三:“阿畸唐时纳垢酋,居岩谷,撰爨字,字如蝌蚪,二年始成,字母一千八百四十,号曰韪书,即今夷字,文字左翻倒念,亦有象形、会意诸义。”
从彝文的整个体系来看,根据我们初步估计,彝文中约百分之五十为象形文字。约百分之四十多是用假借法从表意字中演化出来的异体字。汉文借字并不多,所占比例不足百分之五。
彝文造字法主要经历了象形法、象意法、假借法三种。汉文造字法普遍认为是“六书”即象形、会意、指事、转注、形声、假借。《汉语词典》记述的顺序是“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但这个顺序不合造字法规律。东巴文造字法一般认为有“象形”“象意”。彝文和东巴文“象意”包涵汉文所说的“会意、指事、转注”三项。
表1:东巴文、彝文、汉文造字法发展历程比较:
东巴文 | 象形 | 象意 |
| ||||
彝文 | 象形 | 象意 |
| 假借 | |||
汉文 | 象形 | 会意 | 指事 | 转注 | 形声 | 假借 |
汉文“形声”造字法使汉字造字找到了可以产生无数的新文字。同时也使汉文作为表意文字奠定了基础。而彝文在经历了象形、象意造字阶段以后走上了假借法的造字道路。纳西东巴文则始终未能走出脱胎图画原形的樊篱。
1963年凉山州语委收集油印的《彝文单字汇集》里8000多个彝文字中发现,以“口”方形构字的有26个,以“∧”、“△”、“▽”三角形构字的有23个,方形和三角形在8000个彝文字中所占比例非常小, 1975年经过规范以后的《彝文规范字表》里819个字中没有一个以“口”方形字。规范彝文819个字中选用的以圆形为笔画的有一百九十多个。彝文以圆形字为主也可能与道家“尚圆”的思想有关。宗教学家研究后认为,道家是从南方民族文化发展起来的。彝族原始宗教、哲学与道家“尚圆”思想文化体系有渊源关系。反映在文字中,彝文明显地是以圆形、半圆形为主。大家知道,早期的汉字甲骨文中很多也是圆形的,后来经过儒家“尚方”思想文化背景的影响,圆形字基本上变成了方块字。儒家“尚方”,道家“尚圆”,佛家“尚和”。文字与宗教、哲学息息相关,不能不受到宗教、哲学思想的影响。宗教学家经过研究后认为,秦汉以后儒家“尚方”的思想文化体系成为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根基。汉字从秦汉以后可以说除了一部分字外,基本上把篆书和隶书的圆形字改造成了方块字。这可能与儒家“尚方”的思想文化体系有一定的关系。
彝文?“白”在凉山字形为圆形,贵州为椭圆形,在云南撒尼彝文为三角形,在云南楚雄为四方形。彝语北部、东部、东南部、南部方言“白”字形和读音比较如下:
字音方面,由于彝语不同方言间的语音演化,所以意义相同的一个字在不同方言中有了不同的读音。从这些字的不同的读音我们可以发现彝语的语音演化情况。这也是彝文的研究价值所在。它给我们提供语音演化的证据。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做的还很少。
关于行文书写问题,四川彝文传统写法和云南、贵州、广西写法一样。过去四川彝文字体有三种不同的写法。以凉山彝语“这本书”为例:
第一种写法是四川彝文传统写法和云南、贵州、广西写法。第二种是四川个别地方彝文传统写法。第三种是《彝文规范字表》里的字。其实这种写法很少。四川彝区民间一般多数人从左向右从上至下直书。然后顺时针方向转90度阅读。古彝文书写位置存在“转位”,某一字既可横书,也可侧书,既可正书,也可倒书。
转位现象显示了古彝文的两种不同发展趋势,一种情况是转位是一种新的造字法。转位法创制新字是古彝文造字原则的又一特点,它是通过对一个字的书写位置的处理,从而通过赋予该字新的字音和字义。转位另一种情况则是重复创造了更多的异体字。转位造成大量异体字的情况在彝文流传的方言区都普遍存在这种现象。
三、象形法
象形法是彝文造字的基本方法。象形法也可以说全世界各种原始岩画普遍采用的方法。最基本的理念就是照物描形。而原始岩画也是文字产生的母体。原始部落猎获一头野牛,就在岩石上或墙上用矿石颜料画上野牛之形或刻上野牛之形。彝文早期可能经历了漫长的像纳西族东巴文一样的图画时期。后来经过一定的历史时期才从图画蜕变为意音文字。我们从彝文叫“诺苏布玛”这一称谓可以看出彝文早期是图画文字,“诺苏”义为“彝族”。“布玛”义为“画、绘、描、写的字”。彝文早期图画文字时期可能距离我们现在相当遥远。
象形文字都与早期的岩画有关。我国的岩画反映了当时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的表现狩猎、游牧、战争、舞蹈等活动;还有的表现日月星辰、手印、脚印及各种原始符号。依题材划分,岩画主要分为类人面像岩画、狩猎岩画、生殖岩画。 北方岩画分布于内蒙古、宁夏、新疆。南方岩画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地区。云南沧源岩画最为集中,发现也最早,内容可归纳为人物、动物、狩猎、放牧、战争、房屋、符号、手印、神巫、器物、舞蹈、杂技等。广西左江流域及右江流域是我国岩画点最多最密集的地区之一。由于它们具有自然环境、经济形态、文化面貌和居民生活状态的一致性,所以岩画的文化内涵和特点肯定也是相近的。题材可分下列几类的方法:狩猎、畜牧、争战、自然崇拜及神灵崇拜、舞蹈,其中狩猎、畜牧是主要内容。据碳—14测定,我国最早的岩画产生年代、大约在距今1万年-2万年之间,也就是在我国的旧石器晚期至新石器时期。有些岩画产生年代稍晚一些。
在象形字阶段也经历了图画阶段和音义结合阶段。从纳西东巴文来看,在实际应用中有以下几种情况。(1)一个字读一个音,表示一个词义;(2)数字组成一个会意字,读一个音,表示一个单词;(3)数字组成一个会意字,读几个音,表示一个词组;(4)数字组成一个会意字,读几个音,并表示一个短语;(5)数字组成一个会意字,读几个音,并表示一个单句;(6)几个字合写在一起,近似图形,读很多音,并表示几个句子;(7)有些字只会意,不读音。
表2:象形字形音义比较表
图画阶段 | 象形阶段 | |||
图画(描摹) | 图画(组合) | 图画(组合) | 图画(简单) | 象形字 |
音义任意 | 数音数义(短语) | 数音数义(单句、复句) | 音义固定 | 一音一义 |
图画阶段的象形字位置不固定、描摹不固定、读音不固定、意思不固定。
关于彝文图画阶段的孑遗,近年在凉山雷波县发现毕摩世家珍藏的像东巴文一样的图画文字古彝文。根据曲木铁西、吉木阿龙、杰觉伊泓、黄建明《吉木家支世传彝文文献文字初步研究》(2009)一书“前言”介绍说:“雷波县八寨乡牛龙村吉木特阔家世传有一批重要的文物和彝文古籍。从这些文物刻写出来的来看,不仅年代久远,而且与现代彝语的语音不尽相同,自成体系。其最显著的特点是,相当数量的文字,从其语音来看,一个文字,读音常常为多个音节,且与现代凉山彝语的读音不同。从其语义来看,大多由多个义素构成,具有文字发展早期阶段的一些特征。其语音系统中包含有许多现代彝语中已不存在的音素。”一种情况是一个图画文字读一个音,另外一种情况是一个图画文字读几个音。凉山雷波保留的这些文字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彝文曾经经历过的图画文字阶段的孑遗。该书作者选了这些文字中的1500多个表示自然现象、事物名称、动植物名称、人体名称、人称、数量、颜色、动作名称等字进行注音、注义。这些字,有的一个字一个音节,有的一个字多个音节。
从图画文字经过图画简化和读音逐渐固定以后便发展到象形文字。象形文字的特点是:书写行款固定。一个字只表示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往往表示一个词义。
较早进行彝文字义解释的是梁岵庐《倮文初笺》(1947),对广西隆林彝文109个字进行了字义解释。梁岵庐是根据当地毕摩的说法而进行诠释的,有些字的解释可能是对的,有些则可能是错的。但一个字的义项有好多个,它的原始意义应该只有其中的一个。图画符号表示它所描绘的事物。
彝文象形字大体选取事物最有特征的部分来进行构形造字。象形法大致以以下几大类型举例如下:1、人物形;2、动物形;3、植物形;4、自然形(日月星辰、山石河流);5、象工形(工具、建筑)。
(1)人物形
(2)动物形
(3)植物形
(4)自然形
(5)象工形(工具、建筑)
彝文象形字经过上千年的演变,与其所象之形越来越远,不过有些字还保留了某些最基本的事物特征。特别是各地彝文文献中保留了部分字的古老的形体,婉然如绘。彝文是一种从形造字的文字,它的构形有其独特的地方,也有与纳西东巴文、汉文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一般描绘自然物、动物等形象特征时多少有些相似的地方,而对比较抽象的东西则各不相同。从造字法角度对这些不同的描绘和构形进行探讨是很有意义的。
四、象意法
五、假借法
彝文象形字和象薏字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受到形音义的限制,无法满足人们交际的需要,人们便发明假借造字法。假借造字法主要采用在原来象形字和象薏字的基础上增减笔划、改变字体方向二种方法。弥补表意字在交际中的不足,扩大了文字的交际作用,给人们代来了很多方便,也给后来的文字体系的改变添加了有利因素。人们把这部分字也称为假借字。
这些假借字也就是作为表音字出现在表意字中间,只作为同音假借字出现。假借字则是利用现成的字从字形上进行改造。“本字”的“本”,就是字之本义的意思。本字可以从字形上看出符号所指。本字和假借字的关系有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借形不借义。
在彝文中,“本字”跟“假借字”读音上是完全对立的。
第二种,借形又借音。
人们便在日常交际中逐渐抛弃它的原义,这样一字一音一义变为一字一音数义,表义向表音方面转化,甚至相近的音也可以用一字,这在文字发展史上是很大地飞跃。彝文从造字法上来分析应属于表意字体系,在用字法上来观察则又属于表音文字体系。假借法造字以增减笔划、改变字体方向的情况以凉山规范彝文字表中的例字举例比较如下:
这些字字形相近,字音相近,基本上是借形造新字。彝文的发展方向向异体字方向发展。也由于这些原因,彝文异体字特别多,不但可以同音假借,而且可以近音假借。这也使得彝文从表意体系文字慢慢向表音体系文字转化,凡是相同的读音都可以用同一个字来表达意思。这种现象在文字发展史上可以说是异化或者可以说是飞跃,从一个体系转换到另外一个体系,在实际社会生活当中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学习和使用。凉山的规范彝文就是在民间普遍认可的彝文使用现状下规范而成的。一般情况下,学习半个月左右彝文就能写信和记事。从文字学角度来说,表音体系文字比表意体系文字先进。
六、借字法
借字法就是借外民族的字造字。大家知道,我国从古至今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历史上各民族互相借字的例证可以说不少。汉字自秦汉之际起便相继传入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特别是一些民族借用汉字或者是借汉字偏旁部首来造字。例如党项人的西夏文、女真人的女真文、契丹人的契丹文、壮族的古壮文、白族的古白文、水族的水字等,还有湖南江永地区的女字。
彝文中有没有汉文借字?关于这个问题历来有互相对立的两种说法。有的专家学者认为彝文中没有汉文借字。有的专家学者认为彝文中有汉文借字。前者如丁文江《爨文丛刻·序》(1936)“倮倮文没有丝毫汉字的痕迹。”还有一些学者也认为彝文中根本没有汉文借字。甚至有的学者提出彝文早于西文、汉文的说法。相反,有的专家学者则认为彝文从起源、类型和造字都与汉字有关。例如陈士林《试论彝文的起源、类型和造字法原则问题》(1984)“今见三省一区彝文中,借用汉字不少,而在借汉字汇中,以六国系古文字为数较多。” 丁椿寿先生(1989)在《彝文非仿汉字论》中比较客观地说“说彝文是仿照汉文六书造字,或说彝文和汉文属于同一种文字,都是不妥的。” 我们认为从完全否认彝文中没有借其它民族文字例如“倮倮文没有丝毫汉字的痕迹”的极端走到凡是彝文中与汉字相同的字都是借汉字的另外一个极端都是不对的。应该客观地看待一些客观事物。大家知道,毫不相干的世界古文字有些表现具体动植物自然物的象形字却惊人地相似。
我们从所收集到的所有古彝文中进行比较研究后只发现借汉文,还没有发现其他民族文字。目前关于彝文中的汉文借字借入情况来看。一是彝文中借汉字只借入独体字,目前没有发现借合体字。即使有合体字也可能只是极个别的。这和彝文为独体字的体系是一致的。汉字借入彝文体系后有的与原来的字体一样,有的则进行一定的改造后与原来的字体差别很大。要么增减笔画,要么改变字体方向。一是借字在彝文中的数量比例只有百分之几。有些地区例如云南、贵州可能比例比四川地区略多一点。彝文中汉文借字有些可能是早期的汉文借字,有些可能是晚期的汉文借字。甚至有些是现代汉文简化字例如“区”“广”等。从各地的彝文文献以及字典和词典来看,云南和贵州地区彝文中汉文借字较多。汉文借字最少的是四川地区彝文。这可能与其地区较早接受汉文化有关。根据我们调查,云南和贵州彝族地区有些个别地方几代人以前就已经汉化,彝族传统文化基本上消失。有的彝族地区半汉化。只有高山部分地区还完整保留彝族传统文化。根据《彝族人物录》等有关资料介绍,明清以来,云南和贵州地区就有彝族考上秀才、举人、进士的。例如明朝彝族诗人高乃裕、禄洪,清朝那解元、鲁大宗等。例如《明史》卷三一一:“(洪武)二十三年,乌撒土知府阿能、乌蒙、芒部土官,各谴子弟入监读书。”又“乌蒙儒学教授……以广文治,从之。”明朝这些彝族贵族子弟入京学汉文,返回地方后对汉字借入可能也有关系。
从彝文中借汉字的音形义角度来看,彝文中的借汉字有两个很重要的特征,一是借形借音不借义;一是借形借义不借音。
(1)借形借音不借义
这些汉文借字借入彝文以后只借形借音,都舍去其原义。
(2)借形借义不借音
汉文借字借入彝文以后只借形借义,都舍去其原读音。汉文借字“一”、“二”、“三”、“五”、“六”、“七”、“八”、“九”、“十”、“千”,这些字都或多或少地把原来单一的一横或一竖的两头改写成弯曲型;而有的把原来的某些笔画省略掉,例如“五”字。现将各地彝文笔画增减情况比较如下:
四川彝文
贵州彝文
云南楚雄彝文
云南撒尼彝文
借字一般出现在某些抽象意义的音节中。这种现象说明,一是早期彝文在造字上有些抽象的东西没有相应的字,二是在晚期彝文使用过程中某些音节缺字。所以借汉字来弥补不足。
结语
比较各民族的造字法对中国文字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彝文造字法主要经历了象形法、象意法、假借法、借字法四种造字方法补充完善了彝文体系。彝文造字法可以说丰富了中国文字学的理论和方法。加强彝文体系的研究也可以从中认识古彝人对客观世界精神和物质文化的态度。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① 本文参考的彝文资料有《滇川黔桂彝文字典》,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1年。贵州省彝学研究会等编《简明彝汉字典》,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年。云南省路南彝族自治县文史研究室编《彝汉简明词典》,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楚雄彝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等编《彝汉字典》,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年。
② 彝文中的小括弧里的彝文均为四川规范彝文字。
【参考文献】
陈平(1988).从“丁公陶文”谈古东夷族的西迁.中国史研究.1988,1:3-13.
丁椿寿(1989).彝文非仿汉字论.贵州民族研究.1989,4:171-175.
丁文江(1936).爨文丛刻序.载爨文丛刻.北京:商务印书馆.1-5.
费孝通(2001).自己民族的人要研究自己民族的文化.文艺报.2001-09-18.
冯时(1993).龙山时代陶文化与古彝文.光明日报.1993-06-06.
冯时(1994).山东丁公龙山时代文字解读.考古.1994,1:37-54.
梁岵庐(1947).倮文初笺.广西通志馆馆刊.25—30
马学良(1995).云南彝族礼俗研究文集.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钱玉趾(1993).古蜀人的语言和文字.载曲小强主编.三星堆文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37—41.
钱玉趾(1998).三星堆文化居民与彝族先民的关系.贵州民族研究.1998,2:32-37.
曲木铁西等(2009).吉木家支世传彝文文献文字初步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
沙玛·加甲(1997).彝族人物录. 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杨甫旺(1996).古蜀文化与彝族.四川文物.1996,4:9-12
周有光(1996).六书有普遍适用性.中国社会科学. 1996, 5:153-170.
周有光(1999).文字发展规律的新探索.民族语文.1999,1:49-59.
作者:朱文旭,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教授。
原载:英国版《中国文字》2017年第2期。作者授权彝族人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