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濞彝族民间故事》20-26
20、大年喜和他的老后娘
相传,从前有一家人,在大年三十的这天晚上生得一个大胖儿子,全家人自然都高兴得合不拢嘴,于是就为孩子起名叫大年喜。但不幸的是,还在大年喜不满六岁的时候,他的妈妈就因为得病早早地过世了。不久大年喜的爹爹便为大年喜讨得一个老后娘。一年后,这个老后娘便也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小山木。
更不幸的是,大年喜的这个老后娘,为人可算得上是十里八村少有的刁钻刻薄。特别是对大年喜这个丈夫前妻所生的儿子,更是异常的尖刻寡毒。她经常打骂他不算,还三天两头不给他饭吃。幸好她自己的亲生儿子小山木却跟这个同父异母的哥哥感情甚好。有一年所遭遇到的灾荒十分严重,这户人家的粮食大面积欠收不说,连家里喂养的成群猪鸡牛羊,都差不多完全死绝死光啦。老后娘看看家里已经没有什么好吃的东西了,便打起了大年喜的鬼主意,但由于长期处于严重的菅养不良状态,大年喜显得异常面黄肌瘦的,几乎只剩下一把皮包骨头了。老后娘便想出一个十分歹毒的点子:她找来针针线线将大年喜的眼皮紧紧地缝整起来,从此就拿猪食舀喂他。
可是喂了好长一段时间,老后娘见大年喜还是并没有被催胖多少。她认为这也许是因为吃得多屙得多的缘故,于是她就又拿针线将大年喜的屁股密密匝匝地缝起一大半,仅留下一个窄窄的小洞洞。后娘的亲生儿子小山木看见哥哥竟然遭受到如此残酷的虐待,非常同情,却又敢怒不敢言,只是时不时地背着老娘偷点藏点粑粑或其它零食,给可怜的哥哥填一下肚皮。又过了些时日,大年喜果真胖起来了不少,老后娘便觉得这下已经可以宰杀煮吃了。
小山木发现情况不妙后,乘老娘上隔壁家借刀子和大土锅的时候,赶紧找出一把大剪子,将哥哥眼皮和屁股上的线全部裁剪开。然后把他带到河边对他说:“苦命的哥哥啊,你赶快逃跑吧,能逃多远就逃多远,可千万不要回来哟!”大年喜含着热泪拉着弟弟的手说:“我打算就顺着这条河往上跑,假若将来有一天,你要来找我,就只消顺着这条河上来就能够找得着我了。”接着他又再三叮嘱好心的弟弟说:“你要牢牢记着,从现在算起,当桃花开过三次以后,你就来河边看看。如果有一天,河水里漂满了木渣片和推刨花,就说明我在起房盖屋啦;而当李花再开三次的时候,你又再来河边看看,如果有一天,河水里又漂满猪屎牛屎,就表明我的生活富裕啦,那时候你就尽管来找我就是了!”
老后娘借东西回来,发现大年喜早已逃之夭夭了。她虽然怒火冲天,却也无可奈何。几年后,大年喜和小山木的爹爹也死啦,只剩下老后娘带着小山木孤儿寡母地淘生活,日子自然就过得越发艰难。又过了一些年月,老后娘人也老了、腿脚也瘫痪了、眼睛也瞎了,母子俩便更是饱一顿饥一顿的煎熬着岁月。当桃花红过三次以后,小山木想起哥哥临走时候的话,便常常悄悄独自一个人跑到河边观察:有一天他果然看见了满河都漂着木渣片和推刨花,便知道哥哥已经开始起房盖屋啦。但他却并没有立即动身去找哥哥。当李花又白过三次以后,小山木又按照哥哥的嘱咐,再次常常悄悄独自一个人跑到河边张望:有一天他果然又发现河水里不仅漂满了猪屎牛屎,还漂满了鸡屎鸭屎。他晓得哥哥现在的生活肯定很红火很红火了。
小山木这才决定去寻找哥哥。
小山木顺着哥哥当年逃走的脚迹,沿着陡峭的河岸往上爬。他走了三天三夜,跋涉了九转十八弯,终于找寻到了哥哥大年喜的家。哥哥家果然盖起了几大院落的白生生的大瓦房,而房前屋后也遍地都是成群的猪鸡牲口。大年喜看见久别的弟弟非常高兴,连忙亲自杀鸡宰鸭招待他。兄弟俩酒足饭饱后,哥哥便问起这几年家中的情况。弟弟如实相告。哥哥听罢叹息良久后,便同弟弟一起来接瞎子老后娘。由于担心老人家仍然牛角转不过弯弯,大年喜不让弟弟告诉她真相。老后娘被接到大年喜家后,一时间突然感觉到生活竟然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吃的也有油有盐的了,盖的也暖暖和和的啦。便深感奇怪,就盘问她的儿子究竟是怎么回事。开始小山木不肯说实话,但经不住老娘的七盘问八盘问,最后只得以实言相告。
老后娘得知事情的真相后,不知由于是惭愧还是出于别的什么样心态。当即坚决地要走就要走,死活不愿意继续留在大年喜家吃米饭吃鱼肉了。大年喜得知这一情况后,连忙过来诚心诚意地挽留她道:“娘,过去的事情就不必去想它了,就让它永世万代地过去吧。现在您也已经老了,苦不动了,反正咱家如今是吃也不愁的穿也不愁的啦,你就跟我们一起好好生活,难道有不好吗?”见老后娘还是一万个不愿意留在自己的家里,执意坚持着要离开。大年喜便又只得开口说道:“这样吧,倘若你老人家实在不愿意与我们同吃一锅饭,同捏一把勺把。我就将家产分一半给弟弟,你就同他一起在这里生活吧!”于是,大年喜当即就将自己的所有家产平平地一分为二,一份留给自己,一份分给弟弟小山木,让他和他的老娘都过上丰衣足食的美好日子。
(讲述:罗廷红 整理:杨纯柱)
21、种瓜兄弟
相传,从前有这么两兄弟,哥哥生得粗壮黝黑些,人们便都管他叫大黑木,弟弟生得瘦弱白净些,大家就都管他叫白老幺。虽然同为亲生的一母同胞,哥俩个的性格却真是天差地别:哥哥大黑木面黑心肝也黑,且处处称强霸道的,而弟弟白老幺则正好相反——脸白心肠也白,而生性也十二分的善良老实。在他们的爹娘先后亡故后不久,哥哥大黑木便伙同亦属黑心黑肝的嫂嫂千方百计地设法霸占了所有家产。并将尚未成年的弟弟白老幺撵出家门。
流离失所,无依无靠的白老幺,只得四处流浪,四处为家。白天他东家帮一下忙讨一口吃的,西家干一阵活混一顿茶饭的艰难度日,晚上他则爬到人家的猪圈牛圈楼上去睡觉。有天晚上,白老幺忽然梦见一个鹤发童颜的老人飘然站在他的面前,老人轻轻拍拍他的肩膀说:“孩子,做人最重要的就是要以勤俭为本啊!这样吧,我给你一颗南瓜子,你拿去用心栽培栽培一下吧。”说着就将南瓜子塞进他手心里。从睡梦中一下被惊醒过来的白老幺,感觉此时正是夜半三更天气,天上的大白月亮恰巧从东边斜照进猪圈楼上,周围白汪汪的。他赶快打开自己的手掌心,果真看见捏着一颗饱饱满满的南瓜子。
第二天早晨,白老幺早早地就爬起来,将这颗南瓜子种在爹娘的坟墓旁边。然后,就在坟墓旁边搭了一个窝棚,自己住在窝棚里。几天后,一苗肥肥嫩嫩的瓜秧便冒出了地面。白老幺便早早晚晚都忙碌着不是给瓜秧浇水上粪,就是给瓜薅草和为瓜搭藤架,从不偷懒。但多少有些让人失望的是,这蓬南瓜的藤藤虽然发达得很茂盛,却只结得一个独瓜。但白老幺依旧天天悉心尽力地照料着这蓬南瓜。随着日子的一天天过去,这个独瓜愈长愈大,大得有如一个大背笼。
收瓜的季节到了,由于此瓜大得出奇,几个人都抬不动,白老幺只好借来一把锯子将它锯开。瓜刚锯开一个口子,南瓜里面便突然蹦出两个小矮人。别看这两个小矮人又小又矮,却异常聪明能干,他们不仅能上山砍柴和下河捞鱼;而且还能在地里干活和善于在街上做买卖。不出数年,这两个鬼精鬼灵的小矮人除帮助白老幺盖起了一院白生生的大白瓦房外,还为白老幺种出了满仓满屯的粮食。另外,他们还设法给白老幺娶了一个十分俊秀贤惠的姑娘作媳妇。
从此,白老幺一家吃也不愁了、穿也不愁了,日子过得甜甜美美的。
哥哥大黑木见弟弟白老幺种一蓬南瓜,竟然种出了这么一个幸福美满的结果来,不由得既嫉妒又羡慕。最后他只得厚着脸皮来跟弟弟讨要南瓜子,善良的白老幺也不计较当年惨遭被哥哥嫂嫂赶出家门之仇,便将惟一的一颗南瓜种送给了哥哥。大黑木兴冲冲地将这颗南瓜子拿回去种在自家的院子里,说来也巧,这蓬南瓜也同当年白老幺栽的那蓬南瓜一样,茂盛的瓜藤中仅结得一个独瓜。并且这个独瓜比白老幺当年那蓬瓜所结的那个独瓜还要大许多,大黑木和他的媳妇自然欢喜得睡不着觉。
收瓜的季节又到了,大黑木和他的媳妇找来了一把锋利的锯子,开始兴奋地你扯我曳的锯这个硕大无比的南瓜。谁知刚锯开一个小口子,这个南瓜中却喷射出一股烈腾腾的火焰,并且直冲他们家的房顶。刹时,大黑木家的房屋和家中的所有财产,便在熊熊的火海中化为灰烬。白老幺的哥哥嫂嫂目瞪口呆地看着这场突如其来的飞来的灾难,不由得双双捶胸顿足、呼天抢地地号啕大哭起来……
(讲述:王巧云 整理:杨纯柱)
22、罗巴
一
罗巴活在世上三代了都不死,他媳妇死了三次又托生,来到世上。第三代做罗巴媳妇时,罗巴对媳妇说:“我不会死。”媳妇问他为何不会死,罗巴说:“我的生死簿他们翻不着,因为我的生死簿那页粘贴在一起了。所以阎王爷也找不到我的名字。”到第三代媳妇死了找阎王爷告状,说:“我冤枉啊!我男人永远不会死,我己做了他的三辈子媳妇了,他还活着。”阎王爷一听诉说,打开生死簿,果然有一页被粘死了,撕开那一页一看,把罗巴的名字勾掉,罗巴才死了。
二
罗巴爱偷人,别人恨他,就把他绑起放进大麻袋里挂在江边的一棵树上, 做生意的一个赶猪人路过,问他干什么?罗巴说:“我在捂眼睛呢!”赶猪人眼睛疼就说:“请你也帮我捂一下。”罗巴说:“可以,你把我放下来吧,我帮你捂。赶猪人把他从树上放下来解开,罗巴又把赶猪人按原样绑起放进口袋中吊在树上,赶起猪走了。等绑罗巴的人去把麻袋放进江水大水时,冲走的则是赶猪的生意人。罗巴卖了猪,拿了一大包钱回来,绑他的人感到莫名其妙,又羡慕他的钱,就奇怪地问何因,罗巴就讲:“你放大水来后,我就渡江去到一个地方,有一院房子,我走进去,那家人很热情的接待了我,临走时还送我了一些钱呢!”绑他的人一听,就问如何才找得到那一院房子的主人。罗巴说:“你们在什么地方冲我就到什么地方找就行了。”绑他的人一听,就纷纷跑到那个地方跳下水去,一个接一个的全被大水冲走淹死了。
三
罗巴约了一个伴去一家养蜂人家偷蜜吃,到了围墙外,他找来一木架对伴说: “你稳住木架,我爬进去偷蜜出来吃。”罗巴翻进去后找到蜜只顾一个人吃,伴在外面生气放下木架就走了,罗巴吃够后就爬不出来了,正没办法时,突然看到有一大捆棉花,罗巴就把蜜均匀的擦满全身然后沾上棉花站在楼门口,等主人家回来,忽见一全身雪白的人站在自家楼门口时,吓了转身就跑,罗巴趁机逃跑了。从此,主人家再也不敢上楼了。主人家说给罗巴:“我怕回家,家里面有一雪人。”罗巴对主人家讲:“那个雪人是啊巴干夫,你要供他.”主人说;“我不会供”。罗巴说:“那么我来帮你们供,你们宰一只公鸡煮熟后,把楼门关起来,把供品摆好,你们在门外等候。”主人家就照办了。罗巴在里面吃完了贡品后出来告诉主人家:“你们可以进去了,那雪人我已替你们打发走了,放心吧,雪人不会再来了。”
四
罗巴对别人讲,能看见鬼,鬼知道后就想整死罗巴,罗巴也想整死鬼。一天罗巴与鬼相遇,罗巴就约鬼摔跤,鬼抱住他的膝盖,罗巴抱紧鬼的脖子,相持不下,最后谁也没有赢。后来他和鬼一起去喝水,他发现鬼是用膝盖来喝水,他就知道鬼一定是用膝盖来喘气,罗巴不动声色,也便装作用膝盖去喝水。等喝完水后,罗巴又与鬼再进行摔跤,这次罗巴就紧紧的把鬼的膝盖骨勒死,过一会儿鬼喘不过气来就被勒死了。还剩下一个鬼,罗巴就跟他讲我俩今天比火烧,分别穿上棕衣,戴上帽子,棕衣上还插上很多松明。罗巴事先挖好一个洞,等鬼放火烧他时,他赶紧跳进洞里,把锅盖顶在头上火就烧不着他,等鬼的火灭了,罗巴爬出洞对鬼说,这回我放火烧你了。鬼没准备,只好待烧。罗巴一点火,鬼身上的棕衣和松明很快就燃了通红,于是,鬼就被烧死了。
五
罗巴的母亲得病死了,罗巴无钱安葬母亲就想了一个办法,将其母穿戴整齐,身上背一背柴,手里拿着一木棍,竖在大路中间。这时一放牛小孩正赶一群牛回家,罗巴就对小孩讲:“你赶牛要慢些,小心撞到我妈妈。”小孩没在意,只顾赶牛,牛就把罗巴的母亲撞倒了。罗巴马上跑过来说:“你的牛把我妈撞死了。”就同牛主人家打官司,要求索赔,放牛小孩说不清楚,主人家也没办法,只好按要求赔款,罗巴就这样把母亲埋葬了。
六
罗巴到了娶亲的年龄,但因家中贫穷,无钱娶亲。他就想到一个办法,将别人家丢的蚕豆壳捡回装在口袋里。有一天他抬起这口袋到村里的另一家去,问:“大妈,你家有没有老鼠,因为我家老鼠太多,我这口袋蚕豆寄给你家一下,请你帮我锁在柜子里。”女主人家回答说:“因为养了一只猫,我家没有老鼠,不用锁。”罗巴当晚就在主人家睡下了,等主人家睡着后,他拿出一把剪刀,把口袋剪烂。第二天早上醒来,他就对主人家说:“昨天我叫你把我的蚕豆锁起,你不锁,现在老鼠把我的口袋咬烂,蚕豆也吃完了,尽剩下一些壳子,你赔我蚕豆。”主人家无法,就说:“我没有蚕豆赔你,赔你这只猫吧!”
罗巴又领着猫到另一家去投宿,对女主人说:“大妈,你家的狗会不会咬猫?麻烦你帮我把猫装好,我怕被狗咬。”女主人家说:“我家的狗不会咬猫的,你就随便栓起来得了。”到晚上,主人家睡着了,他就把猫打死后放在狗旁边,到第二天起床后,他又赖主人家说:“昨天晚上我让你帮我把猫装好,你不装,现在被你家的狗咬死了,你赔我的猫。”主人家无奈,说没什么好赔的,就用这只狗 赔你吧!罗巴牵着这条狗就走了。
就这样他又到了第三家去投宿,对女主人讲:“大妈,你家厩里的这匹骡子 会不会踢狗?”女主人讲:“我家的骡子不会踢狗,你就放心的把狗关在厩里吧。” 罗巴就把狗栓在骡厩里,到了晚上主人睡熟了,他就把狗打死了。第二天起床后, 罗巴又耍起了之前的把戏,对主人家说:“你不是说你家的骡子不会踢狗的吗? 现在我的狗被你家骡子踢死了,你得赔我!’,主人家没有办法,说:“我也没有别的东西赔你,就赔你这匹骡子吧!”
于是,罗巴就骑着骡子到了一个小山包,看到有一座新坟,他就挖开坟一看, 是一女子,他就把死人拿出来,抱上马背上用毯子盖着,到了一家人家,把死人抱下来对主人说;“我媳妇生病了,让她在你家床上睡一下,我去割点草喂骡子,请你喂一点水给我媳妇”说完便走了。主人看到这种情况,就赶紧烧火为病人煮了稀饭,端着去喂病人,叫:“啊嫂你病了,起来吃点稀饭吧。”可怎么叫也叫不答应,就以为是睡熟了,放下碗没太在意。过了一会儿,罗巴割草回来了,主人对罗巴讲:“我己经煮好了稀饭,但你媳妇睡着了,叫不醒,你自己去喂她吧。”罗巴进屋一看就硬赖主人说:“我媳妇是被你喂了稀饭而死的,你赔我媳妇。”主人没有办法,也说不清,就对罗巴说:“我家有三个姑娘,只要你能让其中一个说上三句话,吃上三嘴炒肉,我就把她嫁给你。”主人赶紧把他对罗巴说的话告诉了三个姑娘,嘱咐她们千万不要开口说话和吃肉。
这天主人家叫罗巴杀猪,罗巴就用刀背打猪,把猪打得怪叫,大姑娘和三姑娘紧记着母亲的话,不管猪怎么叫,他俩就是不开口,二姑娘则看不下去了,忍不住就说:“罗巴,你怎么这么憨,别人杀猪是用刀口,你却用刀背。”罗巴听完她说的第一句话就高兴地按二姑娘说的把猪杀了,割下一块肉开始炒,边炒边自吹说,自己炒的肉是如何的好吃,不信就请三个姑娘尝一尝。大姑娘和三姑娘都不吃,二姑娘见他炒的肉,又听她吹的天花乱坠,实在忍不住就尝了一口。
第二天主人家叫罗巴宰羊,罗巴就拿了一根木棒去杀羊的脖子,羊被弄得怪叫就是不死,二姑娘又看不下去说:“罗巴你怎么这么憨,别人宰羊用刀子,你咋会用木棒。”罗巴高兴地按二姑娘说的把羊宰了,开始炒肉,一边炒一边说自己炒的肉有多么好吃,多么特别,并请三位姑娘品尝。大姑娘和三姑娘还是不肯吃,可二姑娘又忍不住吃了一口。
第三天主人家又叫罗巴宰鸡。罗巴又用刀背去杀鸡,把鸡弄的怪叫可还是不死。二姑娘又看不下去了说:“你怎么这么憨,别人杀鸡用刀口,你咋会又用刀背。”罗巴非常高兴地按二姑娘的话去做了。杀完鸡又开始炒,边炒边吹,说自己炒的鸡是世间美味珍品,并请三位姑娘品尝。大姑娘和三姑娘仍然坚持不吃,二姑娘实在忍不住了,又尝了一口,这样,二姑娘已开口说话三次,吃了三次肉 主人家没办法,只好把二姑娘嫁给了罗巴。
主人对罗巴说:“我这个二姑娘叫她不说话她不听,我喂着她药现在已经成哑巴了,你就把她领走吧”主人又偷偷地对二姑娘说:“你跟罗巴去你一句话也不要说,罗巴以为你已经成哑巴了,就会把你放回来了。”
罗巴领着媳妇回家了,一路上罗巴跟二姑娘说话,二姑娘一句也不回答,罗巴生气说:“我不要你了,你回去吧”罗巴知道二姑娘是装哑巴的,他就想了一个办法,捉了一只麻雀,打得半死,拿了一片树叶给麻雀含着,放在二姑娘回家的路上。二姑娘走到麻雀旁就说:“你这个麻雀嘴里含着这片叶子就不会死,我要是不和罗巴说三句话,不吃那三口肉就不用做罗巴的媳妇。”话音刚落,躲在一旁的罗巴就跳出来说:“原来你不是哑巴啊,既然如此你就只能做我的媳妇了。”二姑娘一看谎言被揭穿,就只好跟着罗巴回家了。
七
罗巴爱偷东西,他岳父知道后问他:“你有本事偷东西,我的骑马你给偷得到。”罗巴说:“我偷你的马还要吹着大筒来偷呢。”第一天晚上他吹大筒,岳父忙起来看,无事,第二天晚上也如此,接连几天后,岳父等人都支撑不住了,但只要听见大筒的声音还是起来看,后来罗巴就把大筒挂在岳父家门上,终于他岳父实在熬不住了,听到大筒响也起不来了,于是罗巴便把马偷走后卖了。
(讲述:罗桂英 收集:蔡云辉 整理:冯德明)
23、桑务谷的传说
传说300多年前,有3个桑姓兄弟从龙关(今大理市下关)来到漾濞县瓦厂乡瓦厂村街子下边社房后岭岗捕捉野鸡,当时采用的方法是用包谷籽作诱饵的吊脖子扣捕捉的,并且收获很多,是捕捉野鸡的最好地点。连续3年之后仨兄弟发现,当时他们下野鸡时用的包谷籽被遗漏后长出来的包谷又长又粗,认为在本地种包谷肯定又丰产又丰收。经过几经商量后,决定由老三留下此地安家落户发展粮食生产,他的名字叫桑务谷,即现在瓦厂街上下两社和路古么社桑姓人家的老祖先。他定居瓦厂后娶妻成家立业,一生勤劳、朴实、他早出晚归,披星戴月,辛勤劳作,家中年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此后,桑氏家族人丁兴旺,家业日趋发达。
桑务谷此人身材魁梧,英俊潇洒,能讲会做,万事难不倒他,就连妖魔鬼怪也不是他的对手。至今在瓦厂地区流传下了很多关于桑务谷的神奇故事。
【传说一、捉鬼为奴】
桑务谷喜交朋友,吃过晚饭后,闲暇之余,总要和亲戚朋友吹吹牛,交交心,左邻右舍都很喜欢他、尊敬他。在一次交谈过程中,有人很关心地对他说,你到处都可以去串闲,就是晚上不能去扎草地,那里路上有鬼,那鬼乘夜深人静会爬到你的后背戏弄你。桑务谷自小就没有怕过鬼,他详细打听了那鬼出没的时间和地点后,就精心策划了捉鬼的计划。他用女人的小衣(内裤)撕成细条,搓成绳子准备好,择了一个月初夜黑的日子,骑着马独自一人到瓦厂扎草地厄比么(彝语地名,现瓦厂村九社)罗家院子串闲。闲聊到半夜三更后,他不顾主人家的再三留宿,只身一人骑着马回家,来检验有鬼的说法。当他行至瓦厂与扎草地分界岭岗的龙竹坪坦大丫口时,此处大路两边都是石岩子,道深路窄,草林茂密,就连白天路过此处都有些阴森可怕。果然不出所料,只听见一阵轻风吹过,接着就隐隐约约地听见几声象微弱病人在说话,他勒住缰绳,仔细观察周围的动静,似乎又没有发现什么风吹草动,就在这时有一个怪物轻轻爬到他的背上,而且伸出又长又红的舌头来舔他的嘴巴。桑务谷不慌不忙,小心翼翼地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绳子,捏住绳子两头迅速往后一套,将那怪物紧紧绑在自己的身上,就快马加鞭地往家赶。回到家后,那怪物已经不见了,而是变成一块木板,他就叫家里人拿出铁钉子和铁锤子,将那块木板紧紧地钉在猪圈门上。
几天后,那块木板会说话了,他对桑务谷说,我求求你了,我就是你们凡人所说的捣蛋鬼,我错了,不该戏弄你,我实在受不了猪屎的臭味,请你把我取下来,我愿意一辈子做你的奴隶,并保证永远不再戏弄人。桑务谷看他一再哀求,也就软下心来,就把他从猪圈门上取下来。那块木板原形毕露后变成了一个小鬼,桑务谷把他领回家中,教他如何从善等道理。吃过晚饭后,桑务谷安排那个鬼的工作,叫鬼把路古么(彝语地名,现瓦厂村五社)的粪背到房后“腊利库主施”(彝语地名,意为牛扛山)地里,把地里的石头搬到六古么去。到第二天早上桑务谷起来一看,快要把他的肺都给气炸了,自家猪圈、牛圈、马圈里的粪一点也不见了,房后的那块地哪里是地,简直变成了一座石山。他把鬼叫来发疯似地骂起来,越骂越气愤,正准备动手打他的时候,桑务谷的媳妇从灶房里出来对桑务谷说:娃娃他爹,你不知道,一个石头四两油,鬼做得很好,你何必要骂他,并表扬了鬼一番后劝双方各自休息。回到堂屋后,媳妇对桑务谷说,人和鬼是相反的,以后你安排鬼一定要说反话。那鬼觉得很奇怪,明明自己做了很多事,却遭到桑务谷的一顿痛骂,一点也划不着,而又受到了桑务谷媳妇的好评,真是丈二摸不着头脑,他想来想去,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当天晚上就把周围所有大小鬼都请来,把昨晚上做的事反着做了一遍,把路古么的粪全部背到房后地里,又把地里的所有大小石头全部搬到路古么。到现在那块地(现瓦厂村老村公所房前近十亩的一块地)一个石头也找不着,而路古么到处都是石头。从此以后,桑务谷一家和鬼和睦相处,相敬相爱。
【传说二、夜捉龙马】
桑务谷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富裕起来之后,为了出远门方便,他用12只大羯羊,从秘史(彝语地名,今巍山城)换来一匹个高体壮的铁脚枣骝马,做自己的骑马。奇怪的是,这匹枣骝马原先换来的时候膘肥健壮,却不知什么原因,才不到两个月就变成一匹骨瘦如柴的老马。有一天晚上,桑务谷因肚子扭疼起夜(解手)路过马圈时,突然看见一匹雪白的叫马(公马)从马圈里飞出来,眨眼功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他到马圈里一看,发现枣骝马跪在圈里一动不动,他怀疑枣骝马变瘦的原因跟大白马的出现有一定的关系。
为了弄清楚这台事,第二天晚上,他早早就到马圈楼上躲起来,仔细观察圈里的动静,等到半夜三更,突然有一匹大白马飞进了马圈,并嘴咬脚蹄枣骝马,枣骝马根本不是他的对手,乖乖地退到马圈旯旮里跪下,连动也不敢动,大白马心安理得地吃着马槽里的夜草和糠料。吃饱喝足之后,一溜烟就消失在天空上。桑务谷终于弄清了枣骝马喂死不长膘的真正原因是夜草被大白马抢吃后而饿瘦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龙马。
第三天,他通过精心策划,同样用女人的小衣(内裤)撕成碎条,放入骑鞍的垫子里缝好,到很远的大箐边找来一大篮子骡马最喜欢吃的笔管草放入马槽。天刚刚黑定他就轻手轻脚地提着早已准备好的骑鞍躲到马槽底下,等待大白马的出现。功夫不负有心人,过了两个时辰之后,那匹大白马如期而至,重复着昨晚的动作之后就大口大口的去吃主人为他准备的笔管草,当他吃得津津有味的时候,桑务谷以闪电般的速度,将预备好的骑鞍罩在大白马的身上,并牢牢揪住大白马的下嘴皮,系好攀胸肚带,套上笼统(笼头)。从此大白龙马就再也不会变了,服服贴贴地听从桑务谷的使唤,成了桑务谷的骑马(坐骑)。
桑务谷自从得到了这匹龙马之后,出远门就一点也不用愁了。传说他很喜欢去秘史(今巍山城)赶街,而骑上大白马只消走两步路。第一步到母社科(彝语地名,今巍山县紫金乡鼠街村境内)大水井(野鸭潭)边歇个脚,第二步就可直达巍山城,每次都如此。听说,家里还煮着饭,他去巍山城赶街,还赶得上做他买回来的菜。有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桑务谷照常骑着大白龙马去秘史赶街,当第一步走到母社科大水井(野鸭潭)边时,他的大白龙马再也不动了,他立即下马看了一眼大白龙马,看见大白龙马整个身子大汗淋漓,滴水如柱,好象是从水中捞出来似的并全身发抖,看样子十分疲劳,桑务谷看后很可怜,就小心翼翼地把大白龙马身上的马鞍取下来,准备让他吹吹风凉凉身。可就在这时,大水井内传出一声马的尖叫声,紧接着大白龙马也回应了一声,之后,大白龙马不顾主人紧拉缰绳,准备跳入大水井。桑务谷看着缰绳快要拉断,就紧紧扭住大白马的左耳朵,不让他跳入水井,双方都力大无比,相互僵持了半袋烟功夫后把马的耳朵拉断在水井边,(现在野鸭潭大水井边还摆着一块马左耳大石头,重约100公斤以上,样子非常象马耳朵,相传就是桑务谷扭下的那支龙马的耳朵)大白马最终还是跳进水井里。桑务谷失去大白马之后,独自一人走了一天一夜才回到家,回到家后他将昨天发生的事向家里人说了一遍之后,就病倒在床上,再也没有起来过。全家人和整个村子的人都很着急,到处为他求医问药,请先生祛邪除妖,但都无济于事,过了七七四十九天之后,终于离开了人世。然而奇怪的事又发生了,还没等桑务谷入棺,原先他捉来的那个鬼也死在他的身边,整个寨子对他两的离世十分悲哀,为他俩举办了在当地最为隆重的丧葬仪式(就连飞来觅食的乌鸦也要发送一条孝布),并把他俩二人合埋在阿那姿厄(彝语地名,现瓦厂到达村公路与瓦厂中学叉路口斜上方),并为他俩立碑竖墓,左边大墓内埋着桑务谷,紧帖在右边小墓内埋的是小鬼,墓碑雄伟壮观,威风凛凛,可以说是瓦厂地区墓群中最为威武的一冢,碑中详细叙述了桑务谷一生的平生和身世。从那以后,每年清明节期间,全村人都要到他俩坟前敬香祭祠,打歌跳舞。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延续着生男要抱一只公鸡,生女要抱一只母鸡到他坟前上香报喜的习俗,以表后代香火旺盛之意。
遗憾的是在1964年至1966年“破四旧,立四新”的“四清”运动中,将保留了几百年完好无损的具有民族历史文化考察价值的桑务谷墓被毁于一旦,墓碑被砸碎,墓石被撬下来人背马驮搬运到原瓦厂公社大院,用作建盖公社(乡政府)老正房石脚之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为了拯救历史、保护文物、弘扬民族文化,曾经也为桑务谷和鬼修过坟,但由于破坏严重,加上财力物力的原因,无法恢复原样,只是在原坟址上围了一些毛石,封上一些净土而已,并将找到的一小块残缺的原碑石安放于坟上,以暂时了结多年来的一个心愿罢了。
衷心的祈祷我的老祖先,您安息吧!您的子孙后代人丁兴旺、香火旺盛、后继有人。
(搜集整理:桑渭信)
24、关于杨摆渡的传说
相传,在民国初年,有个独人在瓦厂瓦泥午渡口摆渡,姓魏,时年六十有八,人称魏摆渡。这个渡口附近的丑可里村里有个彝族小伙子叫杨铨,这天杨铨来到渡口,因没人往来,魏摆渡已靠在竹筏上打盹。杨铨礼貌地叫了声:“大爷,我要过江。”魏摆渡起身扶篙,送杨铨过江。当船行至湖心时,魏摆渡一阵剧烈咳嗽,接着口吐鲜血。杨铨慌忙过去扶住魏摆渡道:“老人家,怎么啦?”魏摆渡脸色蜡黄,有气无力地说:“小哥,我已病半年有余,郎中抓过几次药也不见好转,看来这摆渡的买卖我是干不了多久了,可惜我无后,没人接替我。嗨!我这竹筏一停,两岸过往人儿不知要绕多少路……”还没说完,又一阵剧咳,吐出几口鲜血。杨铨忙扶着老人在竹筏上靠下,杨铨说:“老人家,我送你回家休息养病,这摆渡我暂替些日子,等你病好了,我再离开,你看如何?”魏摆渡一听喜出望外,看一眼面前的年轻人,见杨铨身高马大腰圆膀粗,又是一个村的,从小看着他长大,且经常在江边,有一身好的水性,又喜欢帮助别人,敬老扶幼,所以甚是高兴,就在竹筏上说好,杨铨暂留下接替摆渡。后来杨铨就接替魏摆渡成了杨摆渡,
一天,一个牛贩子在江南岸贩了一条半大黄牛要过江。上船时这牛来了犟脾气,任你怎样拖、拽、撵它就是不愿上筏。牛贩子急出满头大汗。杨摆渡放下篙一边捋袖子,一边说:“我来试试。”只见他左手搂住黄牛前胯,右手搂住黄牛的后胯,双臂一用力,那半大黄牛四蹄悬空被杨摆渡抱了起来。俗话说:“宁举千斤石,不抱二百畜。”说来也怪,那黄牛像是愿意配合杨摆渡,服服帖帖被抱上了船。牛贩子和几名过渡客看得目瞪口呆。从此,杨摆渡力大无比,抱牛上筏的事儿被传开了,而且越传越远,越传越神。
摆渡臂力过人,武艺超群的传说被传到了几百里外的徐州。
有一天,蒙化府的知县来到渡口。当时正是巍山新合逢大集,过往人很多。这位知县和几个随从并不忙上渡船,而是坐在渡口一棵大树下细看杨摆渡的一举一动。杨摆渡也看到了树下的几个人。筏在江上来回过了几趟,这几人仍坐在树下不上筏。杨摆渡有些纳闷,但过往人多,忙得不可开交,一时也没放在心上。渐渐到中午了,过往行人稀少了,岸边树下几人开始上筏过渡。因知县观察杨摆渡好一会了,看他扶老人、抱孩子、搬货物,心中越看越喜欢,心想:此人为人厚道,心地善良,若真像传说中那样力大无比,武艺超群的话,给他施展天地,其作为定在众府衙之上。
筏到江心,知县想试试摆渡的反应,便故意左使力,使筏身猛地一晃。摆渡顺势向前一栽,伸出右手要点摆渡肘下软穴。只见摆渡将身向旁边一闪;同时伸手一把抓住知县的右手道:“先生请坐稳。”知县一见摆渡身手敏捷,更是油然而生爱幕之心。不过表面不露声色,还想试试摆渡的力气。于是又说:“我走南闯北,不知到过多少渡口,只有你这个渡口摆得最慢,这不急人?就是你渡我过去,我也不付你渡钱。”知县说这话的意思是想让摆渡用力撑篙,看筏行速便知其力。摆渡一听这话有点恼火,心想:这些人很久不愿上筏,只是坐在树下对人评头论足,已猜想他们是云彩里露出一条腿不是凡脚(角)。又想刚才这人想捣鬼,出手也不凡,现在又想赖渡钱,这哪行?摆渡一脸不快,举起手中的筏篙“嗖”的一声,那篙如利箭深深扎进水底,只露半尺多一点篙梢,抱起双手道:“随你们几人来拔这筏篙,要能拔起来,我分文不要,上岸后去街上最大一家酒馆摆酒席请你们。要是拔不起来上岸后乖乖留下筏钱走人,不要逼我动粗。”知县笑笑,指挥随从一起用力拔篙,那几人集中到一边,筏浮在水面上摆动起来,几人无法一齐出力,差点把筏弄翻,那筏篙在水中纹丝不动。那知县把手一摆,随从们罢了手。摆渡乜斜一眼筏上几人,一手抓住筏篙梢轻轻一提,筏篙带出半截泥出了水面。知县见状暗暗高兴。上岸后,知县亮明身份,说明来意。听说知县是惜慕他的才能,专程从几百里以外赶来相邀,知县在街上一家酒馆设宴请了摆渡,知县说:“杨壮士力大无比,刚才你撑篙就已看出。"摆渡憨憨一笑说:”刚才有诈。筏篙插入泥里,若一人去拔也许能拔起,可众人去拔筏的重心偏向一边,筏身摆动,无法用力。"一边说一边将缆绳系在一块半人高的石头上,系好缆绳后,右手抓住大石头的一角,一用力,一块狗头大小的石头被掰了下来。众人见此对传说的神力更加深信无疑。
摆渡酒足饭饱后对知县说:“吾暂时不能去。”知县不解地问:“壮士何不就此随行?”杨摆渡说:“魏摆渡去世,我向乡邻借了钱处理后事,这钱还有部分没还上,我跟你走,这钱怕是很难还了,岂不留下骂名。”知县听摆渡这么说心里更赞叹杨摆渡的为人,问道:“还欠多少?”摆渡说:“不多,还欠两吊不到。”知县和随行一听"哈哈"大笑,知县说:“我还认为是多少呢。”说着对随从说:“取50两银子分与众村邻。”
摆渡还了欠钱,决意随知县同行。到府里过了两个月,一来,摆渡没有文化,应酬不了府中琐事,二来,他始终忘记不了乡亲们过筏的事,如果他这样到府里过好日子,没有人给过往的乡亲们摆渡了,岂不是对不起魏摆渡对他的期望了吗?于是他婉言谢绝了知县,又回到了摆渡的岗位上。他忠厚善良,乐于助人,抑恶扬善,以德为传家之宝。喜欢捕鱼、摆渡,在捕鱼时,发现水边有死尸,无人找认,他就背负上山埋葬。发现有线索的尸体,不管路程远近,都要亲自到他家报信。过去瓦厂常贡爷的儿子常团首,骑着大白马经过吐鲁河的时候,马打前失,人掉进河里,当时正置八九月雨水天气,河水非常大,人掉进去以后就起不来,他家是瓦厂的大户,有钱有势,又是当官的,家人请了上千人找了几天未找到,三天后人冲到他渡口上,他亲自到家中报信,才把尸体抬回家中开了半个月的二十四孝大调。主人家用重金感谢他,他婉言谢绝了。自家虽然贫困,但他能尽自己的能力解救别人的困难。在过江的人中,没有过筏钱他也不强求。有一次,有个当地的恶霸要过他的筏,又不想给钱,于是他把恶霸渡到江中,将他推下水,在水中折磨他,别看这个恶霸在地上耀武扬威,可在水中成了落汤鸡,直到他求救才把他拖上筏,从那以后,其人再也不敢欺负人了。
由于杨摆渡为人诚实,乐于助人,杀富济贫,多少年过去了,杨摆渡的美名被老百姓世代传颂着。建国初还有老人见到过渡口那块被杨摆渡掰掉一角的大石头,后就不知去向。这个渡口一直保留到了巍漾大桥通车。
(流传地区:瓦厂瓦泥午 收集整理:杨登堂)
25、杨升庵的故事
【三百老寿星】
桑不老村原来并没有村名,这里只世居着三户人家,每家都是七代同堂过日子,没有分过家,而且每家都有一位百岁老人当家,人称三老。后来,三老托情请来一位杨先生,教孙儿们读书识字。这位杨先生学问非凡,娃娃们学习成绩也好得令人惊奇。三老喜欢极了,为了感谢杨先生栽培之恩,三家便合伙办了桌酒席,请杨先生赴宴。
酒至半酣,一老端详了杨先生一会儿,问:“杨先生相貌不俗,谈吐如流,我区区一介山野老叟,猜想杨先生定然赴过不少大宴了。”
杨先生也有几分醉意,乘兴回答:“小宴无数,大宴却也只有三次。”“就杨先生说说三大宴嘛,也让我们乡巴佬开开眼界。”杨先生长叹一声,淡淡笑道:“帽插宫花一次,跨马游街一次,娘娘赐御酒三杯一次。”
杨先生一番轻言漫语,三老听了,竟惊得面面相觑,半天说不出话来。另一老头喘着气发问:“先生莫不是大名鼎鼎的杨状元?”杨先生点点头:“晚辈正是。”三老又惊得发了一阵呆。“杨状元咋个流落到这穷乡僻壤来了?”其中一老者问:“杨状元没落,下乡教书嘛。”杨状元哈哈笑道。三老也不禁跟着捻须大笑,一老收了笑,却对杨状元拱手说:“杨状元,能寄情山水,自由自在,也为人生一乐,总比皇宫里要好多了,岂能说没落二字呢?”杨状元一怔,忙起身打拱回礼:“前辈言之有礼,多谢教诲。晚辈胸中,实只有青山绿水之心,而再无功名富贵之意了。”刚才说话的老翁好生喜欢,忙提壶为杨状元斟满酒,大声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老叟愿与杨状元一醉!来!”杨状元忙举杯,郎声笑道:“高山流水,甘与三老共醉!来!”“来!”三老异口同声。四位知己人,碰杯言欢,越谈越投机,好似跌进了酒罐蜜坛。
直玩到一轮明月照满院子,有一老突然想起,忙捧出文房四宝请杨状元写副对联,杨状元心头高兴,便即兴奋笔疾书,几下龙飞凤舞,白纸上赫然出现两行大字:“重重甲子两轮半,世世福禄七代人。”又写横批:“三百老寿星。”写毕,掷笔狂欢。三老喜得眉开眼笑,边玩赏边赞不绝口。
不几天,杨状元到此教书的事便传开了,为三老写对联的美事也传开了。杨状元有名。对联当然有名,连村子也有名,人们借杨状元写的横批”三百老寿星”,取”三百老”为其村名,天长日久,又把”三百老”村名叫成了“桑不老”。
再说,杨状元的大名传开后,四乡八寨都送娃娃来他的门下读书习字。三年后,杨状元花了两百文洞洞钱(铜币),买了只老山羊,把茴香挂在山羊角上,牵回办学处,请人把羊宰了,办了几桌宴席,宴请三老和村人,并向大家告辞说:“明日老杨回乡了。”次日,三老和村人十里相送,杨状元同众人挥泪而别。
【白鹤井】
漾濞县城从北约八公里处的大堡子村拐弯处,有一汪水井,水从井底石穴中汩汩冒出来,像猫眼似的明亮,水味甘甜若醴。村人都喜欢舍近求远、来这里担水回家饮用,连天上的飞禽,也常在此落脚饮水洗澡。
一天,杨状元路过大堡子村,听得几声鹤唳,忙侧身一看,却见一对白鹤,正翩舞着雪白的翅膀,在那汪井水中嬉戏。杨状元平生素爰洁白而自由的白鹤,在异乡得见,心中不禁一阵欢喜拿出笔墨,在水井盖头石上,挥笔写了“白鹤井”三字。从此,白鹤井的美名就风传开了。可惜,这块留有杨状元墨宝的盖头石,却早已不知了去向。
【巧吟金牛诗】
却说杨状元骑着头驴子,沿着曲曲折折的坎坷古道,悠哉游哉,一路驴背吟诗,游到了点苍山西麓的漾濞江边。只见村村桃红柳绿,处处鸡鸣鸟唱,这百里春光使杨状元旅途的困倦、遭谪戍边的沉郁心情顿时烦消愁散了。他笑吟吟地挥起柳枝条,“啪”地抽了驴一下,“得得得”,驴子撒蹄欢奔起来。驴儿驮着杨状元一路欢奔,突然,喧闹的江流声里,却夹杂了一阵吵嚷声。杨状元放眼一看,原来是一群人在围着争论什么,一个个指手画脚,吵得好不热闹。待慢慢走近,却是一群白衣秀士,围着一头石牛争论不休。那石牛有首无身,高约五尺许,长约八尺多,天生巧成,逼真传神,石牛嘴里还含着谷粒麦子、青白菜叶等。杨状元好惊异,一时情不自禁,挤进人群,双手一拱:“诸位,我远游初至仙乡,不知此石牛的来历,麻烦哪位先生能告知一二吗?”杨状元一口四川腔,言谈文雅。众人见他眉清目秀,仪表风流,一副儒士模样,便闪开一条道,请他靠近石牛些说话。
一位老翁指指石牛,笑吟吟地问道:“先生初到此地,可知这僻乡为何叫金牛屯?”“请老先生赐教。”杨状元又拱拱手。老翁抚摸着胡须望着东西挺拔入云的点苍山说道:“这点苍山东麓的大理,有座观音堂,堂内供奉的观音老母饲养了一头金牛,每逢春犁秋耕,观音老母就差派金牛,趁夜色飞到点苍山西脚为民犁地耕田。有一天夜晚,金牛刚飞落漾濞江边,恰见大黑龙在兴风作浪,水淹众百姓,苍山西脚一片哭喊之声。金牛大怒,一双火眼气得金星乱溅,便挺角扬蹄,一头扎进风浪之中,与大黑龙厮打起来,撞击之声如雷鸣电闪,打得天颤地抖。一直战了数百回合,金牛挑得大黑龙断角落甲,大黑龙渐渐不支,忙撞开点苍山的一条石缝,驾一路腥风血雨逃走了。这条石缝,即为石门关古涧。为防大黑龙再来行凶作恶,金牛变成了石牛,永卧漾濞江边。众百姓盛感金牛搭救之恩,将这里起名为金牛屯,还常将五谷蔬菜喂进牛嘴,四季祭祀,祈祷安康富足。”
“好!好一头金牛!”杨状元连声赞叹,又问道,“不知道诸位刚才在争论什么呢?”老翁答道:“不怕客人见笑,我乃一介教书寒士,和这帮门生刚从前面温泉沐浴归来,大家见了这头石牛,诗兴大发,想借石牛为题,各抒情怀。不料,吟诗竟成了赛诗、评诗,一个个评头论足,互挑毛病,大吵大闹起来。我这教书人本来就才疏学浅,也无法评判,今日幸遇先生,也是大家有缘,各位门生,不妨请这位先生赐教。”听老师一说,众门生也点头赞同。杨状元哈哈大笑:“蒙诸位不弃,请各诵佳作,我洗耳恭听。”众书生无不乐意。老翁先吟后,争诵之声此起彼伏。杨状无不动声色,含笑聆听。听毕,杨状元从意境到平仄、音韵对仗,一一评论,褒贬分明,老翁与足下门生,一个个佩服得五体投地。老翁万分慨叹:“先生如此博闻强记,世间稀有;先生文思如此敏捷,天下罕见;先生不是翰苑文星,也定非等闲之辈!事先却忘了请教先生尊姓大名,还请见谅啊!”杨状元哈哈大笑:“承蒙老先生抬举,杨某乃是在老羊角上挂茴香之人啊!”“先生是......杨状元!”众人异口同声惊呼。“正是。”杨状元点点头。老翁和众门生忙对他拱手频表歉意,彼此寒暄一番。
老翁说:“早听得状元公给羊角上挂茴香的美谈,想不到这小驴子竟把您这经天纬地之才,送到这漾濞江边的金牛旁!驴背吟诗的美事暂不向状元公请教了,倒想烦状元公今日以金牛为题,为僻地留下金玉之句!”众后生都拍掌叫好。杨状元说:“依老先生所言,这羊、驴、牛与我倒很有缘分喽!”言毕,杨状元与众人大笑。老翁笑答:“是啊!我等三生有幸,金牛卧处欣逢状元公,也是观音大士的巧安排,金牛的好造化!”众人和杨状元又一阵大笑。笑声中,老翁自先止了笑:“请状元公开金口。”杨状元不知是笑出了泪水,还是发自内心的伤悲,他颤声说:“谪戍边地走千里,常常欣喜逢知己!今日又蒙诸君不弃,只好献丑了。只不过这金牛的来历,诸位的佳作已不乏溢美之辞,我另乱吟几句吧。”言毕,他在金牛旁高声吟道:
怪石生来恰似牛,不知经历几千秋。
风吹遍体无毛动,雨洒周身似汗流。
细草平铺难下口,金鞭任打不回头。
牧童吹笛难入耳,天地为牢夜不收。
吟毕,杨状元却说:“杨某不才,让大家失望了。”众人却高声喝彩。这个说:“妙句生辉!”那个说:“刻画入微!”有的还说:“状元公名不虚传,天降奇才!”老翁夸赞得更是得体:“可是,这只是状元翁佳作浩海中的一滴水啊!“诸位过奖了,其实,峨眉山也不比苍山高啊!”“状元公正像这两座大山一样高洁啊”“我能像这条金牛就可以了——金鞭任打不回头呀!”这正是诗中弦外之意呢!杨状元和众人边说边笑,笑声回响在清山秀水间。
后人曾将杨状元写的金牛诗镂刻于石牛旁的陡壁上,该县七旬左右的老者在童年时都看见过。后扩修公路时毁掉了,只有这个故事流传下来。
(讲述:张谷 马荣升 记录:马紫钟)
26、闻高公的故事
【“雷霆都司”大印】
大堡子闻高公,从娘胎生下来时就右手紧握,家人也无法把他的小手掰开。直到满岁给他洗澡时,他的右手突然伸开了,射出一道红光,只见掌心现出一方红印,印上有“雷霆都司”四字。全家人又惊又喜,以为天降贵子。
却说这娃娃小小年纪,却很懂事,随时都把右手伸进衣袋里藏着,从不乱摸乱拍。他长大了,凭着掌上这颗“雷霆都司”大印,上通天府,下镇邪恶,驱妖除鬼,调神遣仙,呼风唤雨,在人间做了不少公德事。
【大印显灵】
闻高公虽然知道自己右手掌心有一颗了不起的大印,也晓得随时爱惜,但却认不得有啥用处。
这年他己三十岁了。一天,他到厕所里方便,屁股右边让蚊子叮了一口,他疼得抽出右手一掌击去,谁知”轰隆隆“一声巨响,眼前一道白光,现出一位威风凛凛的大汉,向他一拱手:“有何事吩咐?”他大吃一惊,暗逗:“这不是天上的王灵官吗?哪间庙堂里不塑有他的金身,”闻高公无意中挥掌击蚊,“雷霆都司”大印却惊动了天官,岂不是“请神容易送神难了”?他心里一慌,便随手往河对面山上一指:“请去把那棵大松树连根拔掉,”“为何?”“这......这.......”王灵官大怒:“天威岂任你儿戏!”说着伸指一戳,闻高公疼得“哎哟”叫了一声,面额竟被戳烂了,流出了一滴滴鲜血。
他忙回家将此事告知家人,全家方知他右手掌上的“雷霆都司”大印显灵了,却也皆大欢喜。
【卖响雷】
再说闻高公面额上的伤口,虽然敷了些草药,却很难复愈,总是淌出些脓水。他想报复王灵官戳额之恨,索性剪些碎纸片,将脓水包了到街上到处叫卖:“王灵官叫我在人间卖响雷过日子,三文铜钱一响雷,快来买呀.....”娃娃们可喜欢了,都争着来买。买到手来,不用点火,往空中一投,响声如雷。不料雷声却惊动了上天,玉帝责问王灵官,并命王灵官速速下凡,为闻高公治好伤口,以免他天天再卖响雷过日子,扰乱清平世界。王灵官虽然心中气恨难消,但玉帝圣旨难违,只好邀了药王,下凡为闻高公治好了面额上的伤口。
从此,娃娃们再也买不到他的响雷了。
【看戏】
周高公五十多岁了,还常常上山放牛,村童们也挺喜欢和他在一起,到了山上,他绕着牛群走一圈,牛群像关在厩里一样,从早到晚,都在圈子里埋头吃草,豺狼虎豹也无法窜进去。村童们或去采野果吃,或下河捉鱼,玩得挺高兴。
有时候,娃娃们想去大地方玩,闻高公就抖开宽袖口,让娃娃们钻进去,八个十个都装得下。闻高公悄悄念咒作法,小伙伴们只听得耳边风声呼呼,霎时便到了永昌。娃娃们一个个从闻高公的宽袖口中跳出来,见戏台上有些穿红戴绿的戏子,在哼哼唧唧唱戏哩,村童们可惊喜了。看罢戏,大伙又逛逛街,玩够了,又一个接一个钻进闻高公袖子里,耳边听得一阵风声,突然又传来牛羊的叫声,闻高公抖开宽袖子,大伙又回到放牛羊的山上。有个娃娃还问闻高公,到永昌看戏格有漾濞城远?闻高公听了哈哈大笑,其乐无穷。
【做寿】
这一年,闻高公年攀六十花甲,家里人为他做寿。大门口鞭炮响连天,刚迎毕亲友跨进门来,随着一阵马蹄声响,众绅士又拥着知县老爷来了。
满院子摆满了高八仙桌,炊房里却冷火无烟。只见闻高公双手一拱:“请诸位入席”,又笑哈哈地走近一张矮八仙桌,喝一声:“出饭菜!”众跑堂忙提着托盘走过来。闻高公将块蓝布往矮八仙桌上面一罩,又一揭,桌面上便摆满了冷盘热碟和美酒,跑堂们忙用托盘将其送到客席上;闻高公再将蓝布往桌面上一罩一揭,又是一桌佳肴美酒,让跑堂端走......
贵客们边品尝席上美味,边观赏主人家的拿手好戏,不少来宾都看呆了,连知县老爷也看得忘了吃饭。只见闻高公将那块蓝布一罩一揭,一罩一揭,霎时就把二十多张桌面摆满了美酒佳肴,满院子爆发出一阵又一阵喝彩声。
【救旱】
大理虽为水乡泽国,这一年,却遭上了百年未见的大旱。大理海子下落了两三丈,晒得直冒热气;苍山上流下来的十八条溪水,也滴水不淌。毒日当空,田野龟裂,快到大暑了,还没有插上一棵秧,老百姓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大理提台令乡绅们张罗着叫百姓捐了功德,请了几百个道士,在海边设了十二台高的法坛祈雨,摆了许多贡物,每天三时斋戒跪拜念唱,老百姓还扎上百条水龙在海边耍。祈了七七四十九天,也没有求下一滴雨。众道士无可奈何,百姓们着急,提台又派人四处奔走,八方探听,聘请道法高深者赴坛救旱。
刚巧闻高公远游回家,一口应许了大理差使的聘请,他施展“缩地法”,霎时便到了大理,真是救旱如救火,马上登坛祈雨,众道士祈雨不下,见差使却聘请来这个粗布长衫挂拖鞋的乡巴佬,一个个对闻高公挤眼努嘴,众乡绅也在一旁冷笑,惟有大理提台对闻高公拱手相迎。闻高公却仰天哈哈大笑,对提台一拱手,双脚一腾,飞身而上,轻轻落在最高一台法坛上,众人大惊。闻高公披发仗剑,焚香烧纸,念念有词,行“五雷令”。一会儿香烟霭霭,火花飞溅,闻高公以剑尖挑起符咒往空中一抛,云牌一响,请来了六丁六甲、风婆婆和巽二郎,霎时清风呼呼,旌旗飘飘,丝条摇摇,幡帐起舞。闻高公又向东、南、西、北吐法水,甩鸡蛋,又请来了推云童子和布雾郎君。他吐一方法水,右手甩出一个鸡蛋,黑云便滚滚涌起一方,随着传来一声声霹雳,只觉寒气扑面,炎热尽除,众人又喜又惊,喜的是祈雨有望,惊的是这满天风雷云雨。
当闻高公吐完法水,甩毕鸡蛋,行毕“五雷令”,大雨便瓢泼似的往下浇,众人纷纷逃进房子躲雨,闻高公也坐进法坛下避雨。见众道士淋不住了,想溜之大吉,他便念动“定根法”,几百个道士便拔不动脚了。大雨直下到黄昏,平地涌起三尺水,提台便传话给闻高公,告知雨够了,请他停雨。闻高公遵令,作法念咒,停住了雨,这时众道士一个个己被淋成落汤鸡。闻高公笑道:“你们这群泥塑木雕的,还不快走!”众道士方清醒过来,又羞又恨,想寻闻高公吵闹时,却早已不知去向。
却说随着大雨,还落下了许多鱼虾、海菜、海带、海草,众人这才清楚,闻高公是摄了海里水救旱。农家借这场大雨,满栽满插,还夺了个大丰年。
【除火星】
邻县出了些怪现象:一只只家犬跳上房头,好似房头上放着些食物,或者房头上更好撒欢似的;又见屋檐上的麻雀,一只衔着一只的尾巴,接成一串串。有些老人便说“狗上房顶有火星,麻雀衔尾灾不轻。”慌得老百姓报到知县府上。县官也慌了,忙召集众乡绅商议。
“这大的灾星,非有一人不能扫退!”一乡绅抖着白花花的胡须说。“谁?”县官双眼盯着他问。“苍山西脚,有个闻高公,右手掌心有颗天生的雷霆都司大印,能行五雷令镇邪压恶,除灾解难,无所不克!方圆几百里,无人可及。”“好,速速把这位高公请来,作法消灾!”县官欢喜得拍手打巴掌。“知县大人,像这样的大事,还须大人亲自出马去请哩。”“为何?”“这闻高公,虽以助正除邪为乐,却不喜欢和官府交往,若不是礼贤下士的官员去请他,他绝不应许。”“这不难,本官坐轿去请他。”“大人若坐轿去,还叫礼贤下士吗?”“本官又不惯骑马,这.....”县官有点犯难了。“爹,让我和妹妹代你老人家去请,格行?”县官的儿子问道。“也好!”老乡绅点头赞许,“知县大人再派上两个差役随护一双儿女前去,情真意切,闻高公岂有不来之理!”“好,明日就去!”县官一锤定音。
四人晓行夜宿,三天后到达了闻高公家。说明来意后,闻高公说:“你们先回家,我晚两天再来。”四人要走时,闻高公又叫县官的一双儿女,各将右手伸出,他挥笔在各人掌心画了一道符咒,并用红布把右拳封包了,又细细嘱咐了一番才放行而去四人回到府上向县官把经过说了,县官立刻命差役在院场摆设香案,亲自率众分别向东天、南天、北天、西天叩首打拱,然后县官的一双儿女各将右手直伸向天。县官先将女儿右手上的红布一揭,“哗!”一道白光冲向高空,化为道道闪电;再将儿子右手上的红布一扯,“轰!”一道白光冲向天际,化为声声雷霆。县官和众人惊骇不已,一个个呆若木鸡。
“哈哈哈.....”一串大笑声,把众人惊醒过来。“闻先生!您.....”知县的儿子看清了大笑者。众人见闻先生突然驾到,忙拱手请坐,敬佩得不得了。闻高公也不谦让,在香案前盘脚坐了,又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喷法水,念咒作法。做完了,对众人说:“此后,贵县靖宁无灾,不必惊扰了。”言毕不见。县官和众人又吓了一跳,忙对天叩首打拱。
果然,此后再也看不见“狗上房顶,麻雀衔尾”的怪异现象了,到处鸟语花香,一片清净安乐景象。
【捉鬼】
有一年,苍山腰有个山村,忽然闹起鬼怪来;夜半三更鬼怪窜入村户,把鸡捏得怪叫,还打开畜厩门,把牛羊猪马赶到苍山顶。白天,村民们把牲畜找回家;夜里,又被鬼怪赶上山去了。接连闹了十来回,村民们又累又气。有的村民把火药灌满火枪,上好火绳,搁在床边。半夜里,又听得鸡让鬼捏住脖子怪叫,忙抓身旁的火枪,枪却没了,门外突然传来几声嬉笑声,接着又传来火枪响声,把牛打死了;有的村民把地弩支在畜厩旁,谁料次日清早,地弩却被支在家门口,射死了村民......鬼怪在山村胡闹横行,搞得人心惶惶,难以度日。
后来,打听到闻高公会捉鬼拿怪,村民们便接闻高公上山,当夜,闻高公念咒作法,连击数下“雷霆都司”大印,遣各路神尊搜擒鬼怪归案,霎时东、南、西、北方向,各传来一声凄厉的鬼嚎。鸡叫头遍时,闻高公已将这群作祟的鬼怪统统收入画有符咒的布袋里,满山阴风惨雾也慢慢散去,闻高公笑吟吟地辞别村民,把鬼怪送上苍山顶,压入深山崖子下,永世不得翻身。
【擒妖】
传说淮安屯的山嘴子,过去常有妖孽害人,天一黑,连贼盗也不敢借山嘴子过路,闹得周围庄稼人有事也不敢串夜门子。
闻高公晓得了,骑了匹高头大马,故意深更半夜从山嘴子过路。果然,随着一阵阴风呼呼吹来一阵怪笑声,胯下的马便不走了。闻高公低头一看,只见一个高脚细手、龇牙咧嘴的大汉嘻嘻笑着拦住了马头:“先生,我脚跛了,请行行好,嘻嘻。”闻高公只觉一股股邪气扑面,心中不禁暗自高兴:“妖孽来了”“你想和我骑马?”“是,正是想请先生带我一程,嘻嘻”闻高公将计就计:“请上马”“多谢先生,嘻嘻”闻高公只听得“忽”的一声,那东歪西倒的大汉把拐杖一甩,便飞到马背上,连搂带掐勾住了闻高公的脖子。“恶妖!”闻高公心里暗骂了一句,嘴上却笑问道:“今晚我送你一程,往后你如何报答我?”“请先生骑马,嘻嘻。”闻高公笑道:“你想把我架到刺蓬上吗?”妖怪心里一惊,忙改口说:“请先生打秋千,嘻嘻。”闻高公又笑道:“你想催我做吊死鬼吗?”妖怪又吓了一跳:“请先生住水晶宫,嘻嘻。”闻高公再笑道:“你想拉我做落河鬼吗?”妖怪心里叫声不好,此人咋个晓得阴间鬼行?“呀”地惊叫一声,从马背上往外一窜,不料早被闻高公用符咒腰带捆住。妖怪急得怪叫:“你放开我,你放开我.....”闻高公笑道:“你还没有报答我呢!”“你要我咋个报答?”“我家种着十多亩田地,正缺脚力背粪呢。”“我不干。””妖孽,你害了多少性命,今夜我特来收你,你若不背粪,莫非想进火坑?”妖怪听得“火”字,忙求饶不迭:“我背粪,我背粪......”接着哭笑数声,变成了一块棺材坂。
闻高公把棺材板带回家里,拿刀将棺材板细剖为三十多根木条,又缝了三十多件麻布衣,各穿在三十多根木条上。天亮了,老伴看见猪圈楼上睡着三十多个穿麻布衣服的人,忙追问丈夫,闻高公笑吟吟地说:“这是我雇来的帮工。你快拿背篓来,催他们背粪到田里,他们一个个都手脚勤快哩。”这群“帮工”果然勤快,只几天功夫,就把几圈粪背完了,又不吃不喝。闻高公又催他们去挖田刨地,整日忙个不停,闻高公老伴惊得合不拢嘴,喜得赞不绝口。
一天,闻高公对老伴说:“我要出门几天,这群帮工的麻布衣,不管脏成啥样,你可千万不要帮他们换冼呀!”老伴点头应许。果然,闻高公刚动身去了,这群“帮工”就去哀求女主人换洗麻布衣,接连几次纠缠,女主人就是不理不睬。后来,这群“帮工”在女主人面前啼哭不停,长跪不起,苦苦哀求:“.....十冬腊月,穿着这脏麻布衣睡,浑身冷冰冰,求你老发发慈悲,帮我们换洗一下......”哀求凄凄切切,啼哭呜呜咽咽、女主人的心软了,况且她也不晓得这群“帮工”的底细,便拿出剪刀,帮这群“帮工”开剪脱衣,脱了一个逃一个,脱完了,也逃完了。女主人回身一看“帮工”全都不见了,半空传来“嘻嘻”做怪叫声,女主人吓了一跳,才清楚自己上了鬼当,后悔不及。
这恶妖被闻高公收去干了几个月的活计,好不容易逃出来,从此恨透了闻高公,随的想报复。在一天夜间,他把石头搬进闻高公的田地里,堆得像小山一样。闻高公见了也不生气,还笑吟吟地说:“好呀,好一个帮工,一个石头四两油,今年我可要富得淌油了!”恶妖在旁听了后悔不迭,又忙了一夜,把田里的石头全都搬走丁,一块不剩。
【役鬼】
闻高公所居迤南茂盛江旁,有条山涧,名叫板子涧。提起这板子涧,还有一段来历呢。
闻高公听说,下皇庄坡坎小路旁,十几年来都不清净,常有饿鬼扑人。这天,闻高公从苍山赶路回家,盘算着顺道收鬼,为民除害。刚好,来到下皇庄坡坎时,天己黑定了。
闻高公高一脚低一脚地走着,忽然,路旁树丛中呼呼地冒出一团黑雾,闻高公不理不睬,装作独自赶路。又一阵呼呼阴风吹来,一片尘土乱飞,闻高公心中一火,暗骂了声:“瞧我镇了你!”索性往地上一蹲,掏出烟锅“吧嗒吧嗒”抽着。果然,一团黑影迎着他慢慢过来了。闻高公怒目瞅着这团黑影,黑影越来越小。“谁”闻高公厉声问。“我,哈哈,我呀,哈哈......”“是鹅?捉鸭子?”“不不不”,是我呀,我来背你呀......”这黑影飞窜到闻高公身旁,说着一弯腰就要来背闻高公。闻高公看得准,伸出右掌,顺势往这黑影面额上一掌。“轰”一声巨响,“咯噔”一声,一个彪形大汉跌跪在他面前,磕头不止。闻高公笑道:“孽鬼,你不必背人了,还是帮我背粪去吧。”原来,闻高公不想真灭他,只在鬼额上托上了“雷霆都司”大印,让他现出原形来,擒回家听使用去了。
这饿鬼在闻高公家里背粪砍柴、挖田刨地干了半年多活计,心里怨恨,却无法逃脱。这天,瞅着闻高公不在家,恰巧闻高公老伴在皂盆里搓洗衣服,他故意一跤跌下去,刚好把脸跌进皂贫里。女主人吓了一跳,忙伸手去端鬼脸,端了一回又一回,端着端着,却把这鬼额上的“雷霆都司”大印擦洗掉了。女主人端着端着,双手却端着块烂棺材板,吓得她惊呼一声,甩手后退,连骂老倌缺德,变些法术吓煞她,边骂边走出门外请人,把这块烂棺材板丢到茂盛江旁的山涧里。山涧原来又无名,人们见丢有这块烂棺材板,便叫这山涧为板子涧,天长日久,就成了该涧名。
【折阳寿】
闻高公擒妖捉鬼,为人间除了许多邪恶,却惹恼了诸多恶妖厉鬼,时时想寻机复仇,无奈闻高公右手掌心有“雷霆都司”大印,更有上界天官护佑,一直无法对付他。
后来,得知闻高公被王灵官戳破面额一事,有个恶妖就变成一只黄蜂,看准闻高公进厕方便,狠狠叮了他右边屁股一口。闻高公一阵剧痛,忙挥右手一掌击去,“轰轰隆隆”一声巨响,却忘记了王灵官。王灵官下凡见闻高公又在厕中方便,不禁勃然大怒:“大胆顽徒,无理取闹,屡教不改,折你阳寿两旬!”说毕不等闻高公解释,愤然遁空走了。闻高公摇头叹息,虽晓得是恶妖从中作崇,无奈天意难违。村民也叹息,都说闻高公若不被折了二十年阳寿,还要为人间再做不少好事哩。
闻高公死前对家人说:“我不信佛、道、儒,惟信天、地、人。天下的山脉,并没有啥来龙去脉,只有风水。风从云,水存地,才有天、地、人。我死后,不必用棺木,葬于无草无树处,也闭目了......”家人遵嘱,死后将他葬在了一块荒坡顶上。
(讲述:吴海林、王国龙 记录:马紫钟)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