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传统文化 National 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彝族文化传承与保护

汇川滇之精粹 集彝汉之优长 会理非物质文化遗产放异彩

作者:黄正伟 发布时间:2014-03-25 原出处:凉山日报 点赞+(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那些经过数千年历史积淀的宝贵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彰显了会理文化既受川文化影响、又受滇文化浸润,既有本土文化根基、又有外来文化渗入,既有汉文化风貌、又有彝文化特征的特殊格局。
 
  会理县位于川滇交汇处,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期以来,在会理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川风滇俗,蜀礼云情,两种地域文化,两种人文情节,多种民族风情交融互补,和谐演进。汇川滇之精粹、集彝汉之优长,再加上县境内傣族、白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的良性互动,一种风格独特、韵味浓郁的乡土文化逐渐形成。
 
  会理县于2006年7月开始启动非遗申报工作。县委、县政府按照中央、省、州部署,成立了县非遗办公室,形成了有组织有步骤有目的的采访调查组,对每一项非遗采访对象作了详细的记录,做到了文字记录、活动影像、非遗景物图片等一应俱全。
 
  会理县非遗工作从全局出发,统筹协调全年各类群文活动与非遗工作的联系,或抓住县上召开农村工作会的时机,集中人力对全县303个自然村有无非遗情况进行普查登记,然后筛选甄别进行申报;或精心筹划,利用农村冬季农闲和文化馆群文活动间隙,组成小分队,跋山涉水深入山村,对重点非遗进行实物录像,采访;或在大型群文活动中,抓拍精彩镜头。
 
  经过8年的普查和申报工作,基本了解会理的非遗文化现象。北部山区和南部的民族杂居区有造纸、制香、大号唢呐音乐、饵块制作、彝族山歌、彝族火把节、彝族泼水节、彝族“祭龙节”、彝族刺绣、农家九大碗、三迭水、彝族蹢脚舞等12种非遗;中部地区有端午节习俗、红铜火锅制作、绿陶釉手工技艺、傈僳族舞蹈、彝族歌谣谚语、彝族民间故事等17种非遗。
 
  2009年7月,“大号唢呐”、“蹢脚舞”、“红铜火锅制作技艺”、“绿陶釉瓷品制作技艺”被列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3月,会理饵快制作技艺被列为省级非遗名录;2013年12月,“大号唢呐”、“蹢脚舞”、“红铜火锅制作技艺”拟申报国家级非遗名录。还有会理的土法制香、彝族刺绣、彝族“祭龙节”“龙灯制作技艺”、“会理端午节习俗”等民间文化、生产生活技艺于2013年12月报省级非遗。
 
  大号唢呐:威震八方
 
  主要分布在会理南部关河乡的黑依村、官村,西南部的小黑箐乡白沙村的会理彝族长号唢呐乐舞是会理民间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一朵奇葩。大号高亢雄浑,唢呐清脆嘹亮,两种铜制彝族吹奏乐器一长一短,独具风格,乐声互相交融,相得益彰,构成了一长一短的姊妹器乐,吹奏的都是本土古朴、典雅、热烈的曲调,各族人民百听不厌,是本地婚丧嫁娶,热闹助兴,哀挽悼念,烘托场面的主角。
 
  大号唢呐吹奏者都是彝族,这些民间乐手被人们称之为“吹师”“鸣响师”“抬轿行”。他们多以家庭为单位,三分之二时间从事农业生产,三分之一时间应聘外出从事演奏服务。他们在吹奏时没有乐谱,也没有识谱、记谱能力,技艺传授完全靠口授心记。要学会吹奏,记牢一整套吹奏曲牌,一般要花上十余年时间。他们是一支不脱离土地的农民乐师队伍,没有架子,服务周到,因此在周围的区、乡,在会东、攀枝花市米易县一带颇有名气,深受群众欢迎。
 
  目前,彝族大号唢呐已经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会理的一张文化名片。但凡省、州、县举办的重大节日或庆典活动,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2005年8月在第二届四川省旅游发展大会、蜀风神韵四川民族民间艺术展演中获民间艺术传承金奖。2009年6月在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获“太阳神鸟”银奖。
 
  彝家蹢脚:浪漫多情
 
  蹢脚舞是会理民间舞蹈的杰出代表,其中白沙村的彝族蹢脚舞最负盛名。白沙村坐落在如诗如画的美女峰下,是中国民间文化之乡——会理县小黑箐乡的一个享誉四方的民族文化村寨。该村人口99%都是彝族,村民们“能说话就会唱歌,能走路就会跳舞”,个个是天生的歌手和舞者。在白沙村,蹢脚舞男女老幼无人不会,人们对蹢脚舞的喜爱达到了“三天不跳,不乐不笑;七天不跳,脚板废掉;十天不跳,灵魂出窍”的程度。村民们吃罢晚饭便三三两两来到村里的跳舞场,在夜幕降临时点燃熊熊篝火,踏歌起舞,尽情欢跳。
 
  白沙村的蹢脚舞,名目繁多,有“背榨把”“搓脚”“三脚跷”“四脚二换腿”“三道把”“撵雀儿”等。早在1993年,由白沙村农民组成的蹢脚舞表演队就参加过四川省少数民族运动会的开幕式演出。1999年获第四届中国民族民间艺术节优胜奖。2001年获第五届中国民族民间艺术节金奖。
 
  红铜火锅:千锤百炼
 
  红铜火锅不仅是会理的特产,其制作工艺更是独门手工绝活。会理制作红铜火锅从明代洪武年间开始,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由于鹿厂冶炼出来的红铜最好,含铜约80%,还含有20%的金、银等金属,所以鹿厂手工制作的红铜火锅最为有名。在鹿厂老街有几十家专门制作红铜火锅的手工作坊。民国时期,老街就因制作红铜火锅而得名“打铜街”。
 
  
 
  一件红铜火锅,由锅座、锅槽(包括烟囱)、锅盖三个部件构成,锅座与锅槽部分用插销连接上,一般重4公斤左右,拆卸和携带都很方便。
 
  据有经验的老手工艺人介绍,制作一件红铜火锅,从冶炼热锤将铜坯进行反复锤炼、打薄,制成毛坯,到冷锤打成产品需要六万锤。如今,红铜火锅已远销到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地。
 
  会理绿陶:中国唯一
 
  “胎体白又细,绿釉美如玉。”是世人对会理绿陶的由衷赞誉。据专家考证,会理烧制绿陶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
 
  会理绿陶是用当地天然铜矿(孔雀石)为主要釉原料,经1230℃高温烧制而成,因铜元素在氧化焰烧的陶釉呈绿色,而得名“会理绿陶”。绿陶以釉色取胜,目前研制出的釉色有近千种,可烧制出翠绿、铁红、碧绿、土黄、粉蓝、雨点等四十余种釉色。
 
  
 
  一件绿陶产品的诞生,首先要选用会理当地的天然泥巴晒干,加水成泥,然后加入白砂石、粘土,再加水拌匀制成浆,干燥后而得坯泥,坯泥就可用来制作各种造型,如茶杯、陶罐、酒具等。接下来就是制釉,使用金、银、铜、铁、钒、钛、钴、锰、镍等有色金属矿石为釉料,将矿石粉碎制成浆,经过淘洗,和入不同颜色的矿石浆水,就制成不同颜色的釉。经过修坯、脱坯,就可把釉上到坯上,完后入窑烧制。经过50小时的烧制,即可出炉。
 
  自古以来,会理的民间艺人用其烧制成茶具、酒具、挂盘、仿古陶器、人物或动物造型、摆件等实用或装饰器皿。质地纯净光亮晶莹,美不胜收。会理绿陶深受各界赞誉和珍爱,获得过众多奖项,远销美国、新加坡、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1年进入人民大会堂,2009年入选四川省第二批非遗名录。
 
  (凉山日报记者 黄正伟 摄影报道)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所属专题:

彝族非遗保护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