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玉华:从远古到现代的蜕变——中国彝文书法作品赏析
摘要:彝文书法从彝文碑刻开始,碑刻是现存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彝文书法。据考证,最早的彝文碑刻是在贵州省大方县,云南省武定县、元谋县等地发现的,现查明尚有499块,包括墓碑、山神碑和山界碑3种,距今1777年。这些碑刻有的叙述家谱、家支、迁徙情况及各时期的社会状况;有的记录了彝族联姻情况、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夫人统辖的水西地域的明代彝族文人阿哲遮麦刻写了《大渡河建桥碑》,石碑是贵州大方大渡河上建桥时所立,碑文以彝汉双文并碑而立,可以说是彝文书法的典型代表。
关键词:彝文书法 作品 赏析
据相关史料记载,中国文字是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开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家是秦朝的李斯。一直到东汉时期,一代文学家许慎才提出“书法”一词。换一句话讲,中国文字演变为书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门类,也就是约2000年的时间。
一、书法的定义
书法是什么?自古迄今,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汉朝时期思想家,汉赋四大家之一的扬雄说:“书,心画也。”唐朝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张怀瓘在他所著的《六体书论》中说:“书者,法象也。”“书法即心法也”元代著名大儒,政治家、思想家郝经在《论书》中又曾这样说。
近现代以来,书法的定义有了一些变化,书法理论界有些学者认为书法是“造型艺术”,有些学者认为书法是“线条艺术”,还有一部分学者则认为书法是“表现艺术”……每个人从自己的艺术欣赏和观察角度出发,对书法的认识也不尽一致。
笔者认为:书法是以文字的线条变化为主要表现特征的,是一种线条艺术。所以,有文字才有了书法,有汉字才造就了中国书法;有了彝文,彝文书法才能应运而生。
而说到一种文字,就要谈到使用这种文字的民族。说到彝文,自然而然就要谈到彝族。
二、彝文的产生
彝族主要分布在川、滇、黔、桂四省(区)的高原与沿海丘陵之间,自古以来就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彝文史称爨文、韪书、罗罗文等,彝族自称为“诺苏布玛”。古彝文与甲骨文、埃及文、玛雅文、苏美尔文、哈拉般文统称为世界六大古文字之一。
彝文产生于新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之间,经历了文字发展的必经阶段,彝文典籍的内容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天文、地理、政治、经济、军事、医学等无所不包,其中蕴含着大量的生产、生活的技能智慧,是彝族人民开发利用所在地自然资源的经验总结和科学的结晶。
彝族先民创造了彝文,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一直延续至今。
关于古彝文的起源问题,各地区都有着不一样的说法,影响比较广泛深远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毕阿诗拉则造字说。四川省和云南省部分地区的彝人认可此种说法。
二是伯博耿造字说。这一说法主要流传于云南省民间。
三是吉禄造字说。贵州省黔西北地区主要奉行这种说法。
还有杜米那确左造字说,恒本阿鲁造字说,伊阿伍造字说等等。
关于彝文起源问题,在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彝学界众说纷纭,却无定论。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龙山文化时代说、半坡韶文化时代说、殷商时代说、晋代说、春秋时代说、唐代说等,虽一直没有统一的定论,但从这些各执己见和莫衷一是中,就能看出彝文历史的悠久和产生时代的久远。
在原始社会时期,彝文主要依靠毕摩,采用玉器、石头、竹、杉木、麻杆、羽毛等工具,刻画、书写在兽骨、石头、竹简、牛皮、麻纸等材料上。因时代久远,加之彝族独特的丧葬习俗,能保留至今的只有碑刻和毕摩经书。
换一句话说:中国书法的载体是汉字,彝文书法的载体是彝文。因“书法”二字“源于”中国书法,我们借鉴中国书法,可以把彝文碑刻和毕摩经书称为彝文书法。
三、碑帖的厚重
彝文书法从彝文碑刻开始,碑刻是现存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彝文书法。据考证,最早的彝文碑刻是在贵州省大方县,云南省武定县、元谋县等地发现的,现查明尚有499块,包括墓碑、山神碑和山界碑3种,距今1700多年。这些碑刻有的叙述家谱、家支、迁徙情况及各时期的社会状况;有的记录了彝族联姻情况、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彝族女政治家奢香夫人统辖的水西地域的明代彝族文人阿哲遮麦刻写了《大渡河建桥碑》,石碑是贵州大方大渡河上建桥时所立,碑文以彝汉双文并碑而立,可以说是中国彝文书法的典型代表。
图1 镌字岩彝文石刻(明朝)
彝文碑刻中,现存较早的是妥阿哲纪功碑(如图②),据《贵州名胜古迹概说》载,妥阿哲纪功碑“相传为蜀汉时期济火所立,碑上有建兴年号”。从碑中(图1、图2、图3)可以看出,彝文笔法线条匀称、方圆清晰,布局排列整齐、瘦劲挺拔,章法端庄典雅、婉转流丽,呈现出庄严美丽的艺术风格。
图2 妥阿哲纪功碑(西晋)
在贵州毕节、大方、六盘水等地发现的“盐井彝文墓碑”“李妮脚彝汉文墓碑”“扯凯箐汉彝文摩崖刻石”等碑刻都是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所立。这些彝文碑刻记述了当地彝族人民的民俗民情、宗教信仰及祭祀活动,也是彝族书法艺术史上的碑帖。
图3 水西大渡河建石桥记(阿哲遮麦.明朝)
据相关历史记载,明末清初之时,贵州、云南两省有从事彝文书法创作的彝族学者,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给后人留下任何彝文书法作品和与彝文书法相关的文字材料。
四、经书的朴拙
图4 毕摩经书
图5《依茨特衣》局部
毕摩经书有的镌刻在兽骨上,有的书写在纸张里。由于选用竹、麻杆、羽毛等坚硬物作为书写工具,毕摩经书书法(如图5、图6)笔画独立、行笔稳健、变化一致,整体点画明显、横平竖直、端庄厚重,类似于近现代盛行的硬笔书法,堪称彝文碑帖中的典范。
图6《阿局苏木里》局部
毕摩经书是彝文书法得以延续的载体和依托,是彝文书法从古朴到洒脱的一个转变,也是彝文书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缩影。
五、传统的遒劲
早已仙逝,解放后历任凉山州文教、语委首任行政领导,凉山民干校首任教育长的斯兹木嘎(孙学刚)老先生可以说是凉山现代彝文书法的先行者和奠基人。
图7 斯兹木嘎书法 图8 斯兹木嘎书法
西南民族大学原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沙马拉毅先生,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李生福(儒觅弘博)先生,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朱文旭(吉伍木果)先生,贵州省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原毕节学院)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王明贵(奥吉戈卡)先生,凉山州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凉山州彝文教材编译室的马志强(木苦红机)先生等一大批“传统派”书法先辈为传统彝文书法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图9 沙马拉毅书法 图10 李生福书法
图11 朱文旭书法
传统彝文书法(如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用笔点画明显、结字方整、运势平稳。有疏密适中、章法和谐、成熟稳重的特点。传统彝文书法以毕摩经书书法为范本,借鉴了碑帖书法的风格。
图12 王明贵书法 图13 马志强书法
六、现代的新颖
“现代”不是一个时间概念,而是一种艺术鉴赏。现代彝文书法(如图14、图15、图16、图17、图18)既有传统彝文书法端庄大方、古朴典雅的特征,又有新时代书法艺术所体现的线条骨感,结构优美、章法得体的艺术美感,集书法作品的欣赏性、艺术性于一身。
图14 孙锦屏书法 图15 罗剑平书法
“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东汉时期的蔡邕在《九势》中曾这样说道。表明了书法艺术自然美的重要性。
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凉山州书协原主席孙锦屏(斯子木柳)先生,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凉山州书协理事罗剑平(勒布·阿姆兹哈)先生,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凉山州书协理事马建国(石一基基),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凉山州书协副秘书长田玉华(秋足·木乃兹布),凉山州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彝文书法项目传承人卢拉伙(阿鲁拉伙)是“现代派”彝文书法家的主要代表和彝文书法创作者中的佼佼者。
图16 马建国书法 图17 田玉华书法
图18 卢拉伙书法
“学书须步趋古人,勿依傍时人。学古人须得其神骨,勿徒其貌似。”清代乾隆年间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梁巘在《平书论》这样评论书法。说明在书法创作中学习古人书法的重要性,并强调学习古人书法不只是追求形似,神韵亦是十分重要的。
“现代派”彝文书法家在传承传统彝文书法的基础上,将彝文书法与中国书法相互衔接、融合贯通,在彝文书法创作中融入中国书法“元素”与“韵味”,用笔法度适中、用墨变化无常、章法布局合理,创作出了一大批“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笔走龙蛇、行云流水的优秀的彝文书法作品,并在省州级、国家级,乃至于国际书法作品展赛中屡屡斩获大奖,将中国彝文书法推向了民族文化艺术的巅峰,为彝文书法的继承和进步、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大努力,建立了时代功勋。
七、未来的美好
1980年8月,国务院批准实施《彝文规范方案》以来,彝文书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展现出了厚积薄发的发展势头。特别是自本世纪以来,随着党和国家“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等民族政策的深入实施,彝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艺术搭上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高速前行的“列车”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彝文书法也跟随时代潮流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彝文书法创作者和爱好者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络绎不绝。
图19 陈福来书法 图20 木帕古体书法
在这些彝文书法创作者和爱好者中,贵州省大方县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大方县彝学会执行副会长陈福来(课欧吉立)先生,凉山州书法家协会会员、昭觉县文广旅游局的木帕古体先生,凉山州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昌学院教师麦吉木呷先生,四川省彝文学校美术高级教师沙克古先生以及阿恩拉且、皮特伍且、阿子格哈等都热爱和迷恋彝文书法,有彝文书法的创作基础(如图19、图20、图21、图22),对彝文书法走向新时期起着“接力”和“壮大”的作用。
图21 麦吉木呷书法 图22 皮特伍且书法
八、创作的建议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任何形式的艺术创作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没有所谓的创作捷径,彝文书法创作亦如此。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彝文书法创作经验和感悟,谈一点个人的创作体会供大家参考,不妥之处,敬请相关部门、各级领导和专家学者们批评指正。
一是手不释卷。彝文书法创作的碑刻、字帖和前人留下的书法作品相对较少,用笔方法讲解、书法理论和书法著作更是稀缺,这就使彝文书法近乎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图23《彝文碑刻》(清) 图24 毕摩经书(清)
彝文书法的初学者可以在临摹彝文碑刻(如图23)、拓片和毕摩经书(如图24)的同时,加强对汉文书法中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的临摹和领会。金文字帖如《毛公鼎》《散氏盘》(如图25)《大盂鼎》等;小篆字帖如《泰山刻石》《峄山碑》(如图26)《三坟记》等都是最好的范本。
二是精耕细作。清朝书法家秦祖曾说:“书不师古,如夜行无烛”,意思是学习书法要从临习古人开始的,不临习古人书法,就像是在漆黑的夜里走路一样,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彝文书法创作也是同样的道理。彝文书法创作的重点是用笔、线条和章法等(如图27、图28),临摹、研习和创作中,要从临摹古代的碑帖,精心、细致地研究古人的作品开始。
图25 大篆《散氏盘》(西周) 图26 小篆《峄山碑》(秦)
三是钻研借鉴。在彝文书法家和彝文书法创作者中,有许多优秀的作者,这些作者有的是彝族,有的是其他民族。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凉山州书法家协会原主席唐德明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凉山州书法家协会主席金玉全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凉山州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肖刚先生(如图29、图30、图31)等都是非常优秀的彝文书法爱好者。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学习借鉴他们的笔法、用墨和章法布局等,以求创作出笔酣墨饱、颜筋柳骨般的中国彝文书法作品。
图27 沙克古书法
图28 阿恩拉且书法
图29 肖刚彝文书法
四是心领神悟。东晋时期大书法家,被后世尊为“书圣”的王羲之在《笔书论十二章》中说道:“初学书法类乎本,缓笔定其形势,忙则失其规矩。”意思是初学书法,下笔一定要稳,过于草率容易失去法度。可见,在书法创作中,要注重方式方法。在彝文书法创作中也是一样,不仅要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临摹、练习、创作,还要认真领会字体间架结构、字形演变特征、墨色变化形式,笔、墨、纸、砚的选择和使用技巧等(如图32、图33、图34、图35)。不断提高“悟性”,创新地开展创作活动,切不可萧规曹随埋头瞎练,依葫芦画瓢。要谨记,如果方法不当,哪怕一天24个小时手持毛笔,一年毫不停歇地写字,也只是白白浪费时间,事倍功半而已。
图30 禄文斌书法 图31 冯元慰书法
“吾书比之钟张,钟当抗行,或谓过之。张草犹当雁行。然张精熟,池水尽墨,假令寡人耽之若此,未必谢之。”唐代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孙过庭在《书谱》中曾这样说。意思是:我的书法与钟繇、张芝相比,与钟繇是不相上下,或者略超过他。对张芝的草书,可与他前后相列。因为张芝精研熟练,临池学书,把池水都染黑了,如果我也像他那样下功夫刻苦专习,未必赶不过他。
图32 田玉华书法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彝文书法创作中,要认真、积极地学习孙过庭的这种笔耕不辍、刻苦钻研的精神,吃得起苦头,耐得住寂寞,掌握好创作方法和技巧,就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收获累累的果实。
图33 田玉华书法
彝文书法要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彝文书法人的不断努力;彝文书法要壮大,需要一幅又一幅优秀的彝文书法作品的支撑;彝文书法要改革,需要我们大家的开拓思维和齐心协力。
图34 田玉华书法
图35 田玉华在全国首届彝文书法创新创作培训班上辅导学员
“东壁图书西园翰墨,南华秋水北苑春山。柳骨颜筋千秋楷法,韩潮苏海万顷文澜”渴望彝文书法的前程像彝区的绿水青山般锦绣,祝愿彝文书法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1]《中国书法史》(沃兴华 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07
[2]《明清彝文书法汇辑》(丁诗建 编),贵州教育出版社,1998-01
[3]《唐·孙过庭书谱》(胡紫桂 编),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8-11
[4]《中国法帖史》杏林 编),山东美术出版社,2001-01
[5]《王羲之书论全集(上下)》(房弘毅 编),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06
[6]《中国彝文书法选》(中国彝文书法选编撰委员会 编),云南美术出版社,1998-03
[7]《贵州古彝文碑刻》(王明贵),《民族艺术》(1997年04期)
[8]《中国彝文书法研究与彝文碑刻临摹》(卢拉伙 著),云南民族出版社,2016-10
[9]《中国彝族通史(1-4卷)》(王天玺 张鑫昌 编),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11
[10]《西南彝志》(王继超 瞿瑟 著),贵州民族出版社,2019-03
[11]《凉山州第八届书法篆刻展》(凉山州文联 凉山州文化馆 凉山州书法家协会 西昌市文联 主办),2018-12
[12]《水西彝汉书画展作品选》(安荣祥 编),黄河出版社,2015-04
[13]《红河彝文书法选》(赵静 编),云南出版集团、云南人民出版社,2017-01
作者简介:田玉华,男,彝族,大学文化,中共党员。1982年7月出生,四川越西人。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彝学会会员、凉山州彝文书法学会副主席等。
本文由蒋志聪荐稿,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