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名录:彝族克智(国家级 凉山)
【导读】
彝族口头论辩“克智”是彝族民间在婚礼、丧葬、节庆等集会场所以主客双方论辩手临场演述的一种诗体口承文学,是彝族民间语言艺术中内容最丰富、形式最灵活,最具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竞技性的文化形式。
民间克智手收集整理的克智文本
项目名称:彝族克智
彝族口头论辩“克智”是彝族民间在婚礼、丧葬、节庆等集会场所以主客双方论辩手临场演述的一种诗体口承文学,是彝族民间语言艺术中内容最丰富、形式最灵活,最具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竞技性的文化形式。其表现形态为甲、乙双方论辩手以说唱诗歌或辞赋,互相辩驳、盘古论今,最终以达“穷百家之词,困众人之辩”者获胜。
【产生年代】
彝族“克智”论辩是在婚礼、丧葬、送灵归祖等集会场所演述和发展的口承文学式样,具有悠久的历史,被誉为“最具魅力的民间文化”。彝谚道“不张一弓岂能成英雄,不调一事岂能成德古,不说克智岂能成智者”,自古以来,彝族民众十分珍视“克智”论辩,并代代相传。
远在彝族母系社会的石特俄特时代,兹尼石色著名的“三难史勒俄特”的智慧之谜,便初具了口头论辩的形式。两千多年前,彝族社会由狩猎时代进入了农耕时代,当时的毕摩宗师提毕乍穆与昊毕实楚围绕“祭祀礼仪”的改革进行了彝族文化史上著名的口头论辩,结果提毕乍穆的主张得到了大众的欢迎,成为今天毕摩仪式的范式。《西南彝志?人文志》记载两千多年前的阿普笃幕时代就已兴起了“歌师”制度,“歌师宣雅颂,歌师讲论文,雅颂与论文,筛子眼样多”,至今美姑等地还有用筛子来装“克智”的说法,即说一段“克智”便在筛子上插一根草的文化习俗。《华阳国志》载“夷中有桀黠能言议屈服种人者,谓之耆老,便为主。论议好譬喻物,谓之夷经。今南人言论,虽学者亦半引夷经”。这里所谓的“夷经”,就是当时彝族民众的“克智”或“格言警句”。
彝族民间认为“克智”,“在瓦曲乃勿(美姑县井叶特西乡)是从色达毕惹口中来的;在史觉拉达(美姑县境)是从拉多勿哈口中出来的……在三河依达(美姑三河)是从合勿合利口中出来的,阿居博勿(美姑黄茅埂)是从久博涅尼口中出来的,在车之尔拖(美姑县境)是从则体沙蒙口中出来的……”,说明“克智”论辩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地方杰出的克智论辩手逐步积累与完善的结果。
综上所述,“克智”论辩至少可以推至两千多年前。
克智论辩手(中)正在演述勒俄 阿牛史日摄
【分布区域】
彝族口头论辩“克智”分布于凉山彝区,尤其以美姑、昭觉、喜德等流传较广,更以彝族文化底蕴深厚的大凉山腹心地美姑为其核心传承区,被公认为“克智之乡”,这种口头论辩流传于县境乡镇的彝族村落。美姑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大凉山主峰黄茅埂西麓,地处东经102°53′~103°21′,北纬28°02′~28°54′之间,幅员面积2731.6平方千米,地形复杂多样,主要以山地为主,最高海拔4042米(即国家级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境),最低海拔640米(柳洪乡境)。全县总人口22万,其中彝族占总人口的98.2%,是一个彝族高度聚居的县份。1956年前,极为封闭,人们相互往来主要靠山区小路,所以彝族传统文化十分丰富。解放后,境内省道有合木公路和成美公路。
【基本内容】
“克智”论辩的内容十分广泛而丰富,上至天文地理知识,下至花草树木、历史文化、人伦规范、政治法律、医药卫生、动植物知识、美学思想等等,可谓是“百科全书”。可以说,凡是能想到的积极健康的都可纳入“克智”论辩的视野。
“克智”的表现形态为以主客双方论辩手为核心,仪式活动参与者为接受主体,在婚礼、丧葬、节庆等特定的集会场所,围绕论辩话题,以口头诗歌的形式进行论辩,往往通宵达旦,场面热烈,听者以数百计。
“克智”,习惯上人们把其分为“嘎哈”(“路上方”)和“嘎几”(“路下方”)两大部分。其论辩有相应的规则,论辩双方必须赛完“路下方”内容,方能进入“路上方”部分的论辩。论辩的场所不同,其演述内容、风格、形式也有区别。
“路下方”部分,主要包括克吾(开场白)、克斯(论说)和卡冉(雄辩)、博葩(述源)、略嗬(考问)等基本部分。开场白类似于歌曲中的定调,往往开宗明义。“克斯”和“卡冉”,即“论说与雄辩”,形式有说有唱,多以比见识考才学为主。“克斯”论说,多见于婚礼场所,论辩双方必须坐下来以文雅、稳重、幽默机智的姿态与话语和对方比智慧、比知识,有固定的内容与程序,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有其规定性。而“卡冉”雄辩,见于丧葬、送灵场所或其他集会场所,有很强的即兴性与灵活性,可以信手拈来,高谈阔论,只要言之成理,均可述说,主要考相互的博学与知识积累。“波帕”,即述源与释原。述源与其仪式活动背景有紧密的联系,论辩双方必须恪守这种规矩,如在婚嫁场所,则必须述说婚姻的来源、制度、礼仪、婚姻关系的来龙去脉;丧葬送灵场所,则要疾病、死亡的来源为主,还要述说马、牛、鸡、铠甲、剑、矛、烟、水、荞、燕麦等与人密切相关的诸事物的来源。论辩双方以在对方的述说中找漏洞为已任,找出错误,阐发理义,从而达到共同提高之目的。略嗬,即“考”“难”,多以猜谜的方式进行。即论辩双方相互设问,对方一一俱答,互考才学如“月亮之母亲是谁?大地之母亲是谁?人类什么为大?……”如果一方回答有误,对方刚可攻讦辩难,至到对方理屈辞穷。如黑彝白彝历史谱系考、七大英雄考、发明创造考、历史人物考、名山名水考、出产考等。
“嘎哈”,即“路上方”部分,主要包括勒俄帕葩(史诗述源)、勒俄(史诗演述)、布茨(叙谱)、阿丝丝格(猜谜)等,每个部分有其繁杂的内容,如勒俄,分为主要用于丧葬和送灵归祖中的公勒俄和用于婚嫁仪式中的母勒俄;布茨,则是史诗演述的继续,婚嫁、丧葬、送灵场所都可用,有固定的内容,不能随意发挥。对于论辩手谁胜谁负,如果一方认为自己认输,则可主动敬对方一杯酒,对方则谦虚地接受即可。如果难分胜负,在场的德古或老人则主动敬酒劝和。
“克智”论辩内容极其广泛,有传述历史知识的,也有反映生产生活的,有反映审美情趣的,也有反映社会人伦规范的和修养类的,有教育人们学习知识的,也有反映山川名胜和事物来源的,数不胜数。
克智论辩中的卡冉 阿牛史日
【基本特征】
一是场所的固定性和接受者的广泛性。“克智”论辩必须是在婚礼、丧葬、节庆或集会等重要场所、特定的人物对象中进行,论辩者虽然只有甲、乙两方,却有众多的接受者,所以,具有时空的固定性与接受者的广泛性。
二是论辩的竞技性和灵活性。“克智”论辩是主、客双方的甲、乙二人间按照程式,甲说完一段后,乙再据其内容“回应诗辩”进行的,其论辩目的虽然具有增添仪式活动气氛、切磋知识、增进友谊之目的,但论辩事关家族名望、主客尊严、个人声望,具有明显的“穷百家之辞,困众人之辩”之目的,因此其竞技性是第一位的。灵活性是“克智”论辩的一又大特征,“路下方”“克斯”虽然具有内容的固定性,但被称为“雄辩”的“卡冉”等,则更多的是见识与机智的较量,内容可根据自己的情趣爱好见识随意发挥与处置,具有更多的灵活性。
三是内容的广泛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克智”是一种以诗的形式来表现的口承文学,内容包罗万象,凡认为内容健康的东西都可入诗论辩,是“知识百科全书”。语言五言、七言、九言、十一言等,或比拟或夸张或顶针或连珠或反复或排比或对偶或回环或铺陈等,传承了彝族“言论好譬喻物”的传统。同时,“论辩”是以众多的仪式参与者的接受为前提的,必须具有通俗性、知识性、趣味性。
克智论辩中的卡冉
【基本价值】
1.历史价值。“克智”论辩,作为语言艺术和独特的文化传播方式,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远在“两河文明”时期,在希腊、中国、印度等文明古国,形成了三大论辩体系。如苏格拉底、西塞罗对世界“论辩”产生了巨大影响,正是在这种不同生产生活条件与文化的相似性,铸就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而彝族“克智”论辩以其古老的文化形式,扎根于彝族民间,通过“克智”论辩手的不断传承和演述,铸就了彝族源远流长的史诗论辩等传统,成为彝族古代文明传统文化知识的核心成果,是人类文化史中典型的最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研究社会文化史、思想史、音乐史、美学史、艺术史、论辩史等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同时,“克智”论辩生动地再现了早已消失的古代唱诗与口头论辩传统,见证了“以诗存史”“以诗存俗”的民俗传统。所以,彝族“克智”论辩传统对于研究人类文明史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2.文化艺术价值。“克智”论辩手通过仪式活动的论辩与演述,无可辩驳地为彝族民众文化的保存与传承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丰富了民众精神生活,成为彝族民众人生观、价值观、道德伦理观、生产生活观、审美观等代代相传的精神文化范式,“克智”论辩在新的时代,以其与时俱进、海纳百川之精神,吸纳着各种优秀的文化成果,成为凉山彝族的精神食粮。
3.社会价值。“克智”论辩传统以其知识性、教育性、娱乐性、竞技性,深受彝族民众的喜爱,对于增进民族认同,加强民族团结,强化社会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传承人类文明成果,发展彝族新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有着重要意义。
彝族克智大师俄其果果先生(中)正在讲述克智文化
【名录级别】国家级
【传承人基本情况】
“克智”论辩除毕摩世家子弟有相联的传承外,一般民众则根据喜好自发地相承,没有固定的师授传承,也没有代代相承的谱系。目前,美姑县“克智” 论辩主要有海来惹吉、曲比拉合、曲木依诺等。
海来惹机,彝族克智国家级传承人,男,彝族,出生于1969年3月,原居四川美姑县子威乡子威村,现住美姑县巴普镇机伟村,务农。海来惹机自幼喜欢彝族口头论辩传统,随父和叔父学习”克智”,为学”克智”常出入于婚礼、丧葬等场所向“克智”能手学习口头论辩。24岁后常被人邀请到各种婚礼场所表演“克智”,能凭借其渊博的学识口惹悬河地演述神话传说、天文地理、历史知识,常受听众欢迎,到今已参加过数百场婚礼场所的克智论辩,几乎无对手,在凉山彝区有广泛的影响,也曾参加过西昌、喜德、美姑等地举办的克智表演比赛并且获奖。
曲比拉合, 彝族克智省级传承人,男, 彝族, 出生于1978年9月, 四川美姑县拖木乡库伙莫村人, 务农。曲比拉合系著名毕摩曲比拉果之子,有家传的“克智”文本。其传承从一代毕摩宗师杨古苏布算起,谱系为:杨古苏布—苏布玛额—玛额玛安—玛安布拉—布拉也迪—也迪也尔—也尔阿主—阿主坡伍—坡伍尼惹—尼惹维社—维社维威—维威甘阿—甘阿尔果—尔果毕俄—毕俄约拉—约拉约特—约特吉比——吉比汉嘎—汉嘎吉候—吉候说耳—说耳莫格—莫格俄耳—俄耳毕谱—毕谱拉伙—拉伙子嘎——子嘎战甲—战甲拉果——拉果拉合,到本人共28代。曲比拉合自幼喜欢彝族口头论辩传统,随父和叔父学习”克智”,为学”克智”常出入于婚礼、丧葬等场所向“克智”能手学习口头论辩。20岁以后,常被人邀请到各种婚礼场所表演“克智”。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