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主题诗歌的艺术突破——评郁东的“新新诗”...
郁东的这首《在青山古树下听鸟鸣》是一首融合生命哲思与教育诗学的悼亡之作,极具艺术感染力,通过对一位乡村教师的深情追忆,构建了一个融合教育精神、自然意象与生命哲思的诗歌世界。一、主题立意:教育精神的诗性升华。突破了传统悼亡诗的私人化叙事,将个体记忆升华为对教师群...[ 详情+ ]
作者:杨迪斯 发布时间:2025-04-10
- 教育主题诗歌的艺术突破——评郁东的“新新诗”《在青山古树下听鸟鸣》 [2025-04-10]
- 官场浮世绘的解构与重构——评郁东的新新诗《熊县长》 [2025-04-08]
- 灯笼与摇滚——论郁东《在大地上行走》中的解构诗学 [2025-04-06]
- 郁东诗歌解析:数字密码与诗性的重构 [2025-04-05]
- 叙事中的抒情与抒情中的叙事——《大雪,耳朵里的回音》序 [2025-03-25]
- 传统和现代完美结合,爱情和时光美好相遇——解读郁东的年赛获奖作品 [2025-03-13]
- 锡山诗矿的挖掘者——读彝族矿工邵春生诗集《太阳魂》浅议 [2025-03-02]
- 曹晓宏:彝诗可鉴 [2024-12-09]
- 俄尼·牧莎斯加:对彝文诗歌的印象(简评) [2024-11-21]
- 来吧!我们来的正是时候——阿库乌雾彝汉双语诗歌朗诵会上的发言 [2024-11-02]
- 对于吉狄马加诗歌的一些认识及吉狄马加诗歌特质初探——2023年4月在昭通学院“第二届吉狄马加诗歌及当代彝族文学学术研讨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蓝本 [2024-07-15]
- 普显宏:一首诗的写作过程 [2024-07-07]
- 阿洛夫基的短诗并不短——评阿洛夫基的诗集《与山对坐》 [2024-05-26]
- 传统诗性与地域文化的融合——读阿洛夫基《与山对坐》 [2024-05-20]
- 用深情的诗歌,咏爱恋的故乡——评阿洛夫基诗集《与山对坐》 [2024-05-01]
- 诗意栖居 诗宇关情——阿洛夫基《与山对坐》读后 [2024-04-30]
- 山是乡愁的证词——《与山对坐》读后感 [2024-04-29]
- 贴近大山的心跳——读阿洛夫基诗集《与山对坐》 [2024-04-28]
- 《与山对坐》:深情的乡音与神秘的乡情 [2024-04-27]
- 于心之大千见诗章——读沙辉诗集《高于山巅隐于心间》 [2024-04-19]
- 凹落河村渐行渐远的火塘记忆 ——读邱忠文诗集《凹落河》 [2024-03-28]
- 最后的高音:论吉狄马加 [2024-02-03]
- 吉克子古:海迅、汪国真短诗的对比简析 [2023-11-20]
- 于心之大千见沙辉——读诗集《高于山巅隐于心间》有感 [2023-11-16]
- 沙辉分享:我的爱我的情与生我养我的大凉山 [2023-10-18]
- 诗意芬芳的河流——读普蓝依诗集《我和雪一起来》有感 [2023-10-06]
- 普蓝依:《我和雪一起来》分享会感言 [2023-10-05]
- “因为热爱,我不能自拔”——普蓝依诗歌漫评 [2023-10-04]
- 对生命的悲悯以及关于精神归家路上的诗——读吉狄马加《关于二十一世纪的诗(组诗)》 [2023-06-13]
- 通过诗歌语言的抒写,把时间留在身体里——沙辉诗歌浅评 [2023-03-30]
- 分享会嘉宾访谈录——沙辉诗歌特点:文风朴实,思想深邃,妙语连珠 [2023-03-30]
- 论新时期少数民族诗歌的美学特质——以彝族现代汉语诗歌为例 [2023-03-18]
- 沙辉:网络时代背景下的彝族音乐高地——试论吉狄马加诗歌(歌词)对于彝族音乐的意义和贡献 [2023-02-28]
- 片面追捧“叙事”而忽略“抒情”要不得 [2023-02-25]
- 黔地多彩的精神指路经——贵州彝族汉语新诗简观 [2023-02-20]
- 倾听一种声音——当代少数民族女性诗歌的文化语境 [2023-02-05]
- 玛玮的诗——试论以禄琴、巴莫曲布嫫、鲁娟为代表的当代彝族女性诗歌 [2023-02-04]
- 当代大凉山彝族诗人群诗境探析 [2023-01-11]
- 让诗歌生命之火熊熊燃烧! [2022-12-26]
- 打开“想象能力的匮乏”之枷锁——读柏叶的《登云寺》 [2022-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