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鲁拉伙:彝文书法理论与创作实践(一)
规范彝文草书写法探索一、执笔执笔主要靠五个手指的互相配合,它们的分工是:大指从里向外顶住笔管,其上下位置要由所写字体的大小,悬肘或悬腕及坐势来决定。坐立书写时,大指按住笔管的位置应在食指与中指之间。站立书写时,大指位置应稍向上移,这是由肘臂和手腕弯曲角度来决定的。...[ 详情+ ]
作者:阿鲁拉伙 发布时间:2025-03-23
- 我国彝族七普人口数据解读及未来人口增长情况预测 [2022-11-27]
- 弥勒彝族“阿细跳月”的保护与传承 [2022-11-26]
- 浅谈彝族村落彝族文化的传承与抢救 [2022-11-25]
- 浅析彝族习惯法的子女抚养义务 [2022-11-24]
- 彝族与羌族服饰图案的共性及反映宗教信仰的问题 [2022-11-09]
- 新媒体时代凉山彝族火把节的生存和发展 [2022-11-04]
- 罗曲:对彝族文献研究现状的思考 [2022-11-01]
- 浅析彝族古籍文献信息化的意义 [2022-10-31]
- 无量山哑神会的重要价值和保护开发 [2022-10-22]
- 浅谈文化传播视野中的彝族信仰 [2022-10-22]
- 彝族虎图案的源流及其在服饰中的运用 [2022-10-20]
- 乡村振兴建设——阿诗玛文化发展的又一机遇 [2022-10-19]
- 彝族创世史诗《勒俄特依》的十年翻译旅程——马克・本德尔与阿库乌雾谈合作翻译经历 [2022-10-08]
- 从毕摩文献申遗成功探究古彝文的进一步保护与传承 [2022-10-03]
- 论凉山彝族自治州散存民族档案文献集中保护问题 [2022-09-30]
- 毕摩文字体对现代字体设计图形化发展的启示 [2022-09-28]
- 安毅夫:《简明彝汉字典(贵州本)》序言 [2022-09-12]
- 曲木铁西:积极推进少数民族古籍文献数字化建设 [2022-08-31]
- 陈绍举:彝族是黔西北的土著居民 [2022-08-26]
- 古籍资源数字化开发与利用:现状、问题与建议 [2022-08-25]
- 彝文古籍翻译世家罗氏三代人对彝语文事业的贡献评介 [2022-08-20]
- 《勒俄特依》中的兹祖蒲与部分彝区历史琐谈 [2022-08-18]
- 积极促进民族古籍数字化发展 [2022-08-15]
- 浅谈彝族"德古"调解现代化改革——以凉山彝族"德古"调解为例 [2022-07-29]
- 朱宪荣《罗婺历史与文化》:建立武定民族博物馆的现实性和紧迫性 [2022-07-25]
- 彝族学者:“巴蜀图语”是早年四体古彝文字 [2022-07-02]
- 罗希吾戈:彝族“六祖分支”刍议 [2022-07-01]
- 彝族创世史诗《查姆》 和《吾查们查》 [2022-06-25]
- 吉差伍来:三星堆玉边璋是彝族织布机的打纬刀 [2022-06-23]
- 《宇宙人文论》与中华古道佛文化渊源研究 [2022-06-22]
- 船棺余音:浅析彝族葬俗变迁 [2022-06-19]
- 夜郞文化与赫章旅游 [2022-06-11]
- 云南彝族民俗传统体育文化浅谈 [2022-06-09]
- 武定凤氏土司演变 [2022-06-06]
- 观点:父子连名是记忆法不是命名制度 [2022-06-03]
- 浅谈漾濞彝族服饰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2022-05-16]
- 彝族历史源流简述 [2022-05-13]
- 对社会转型中的彝族年节文化的思考 [2022-04-26]
- 云南规范彝文工作历程 [2022-04-16]
- 规范彝文信息处理系统的发展和意义 [2022-04-15]